“讓嘉谷介入環冀省貧困帶的扶貧開發?為什么?”在嘉谷高層會上,聽到齊政的轉述,王昱業驚呼道。
“因為嘉谷最合適!”齊政冷靜道。
環冀省貧困帶,是環繞首都周邊的一個“C型”環狀區域,因位于燕山、太行山深山區,或分布在高寒的壩上高原,自然條件惡劣,干旱缺水,貧困程度較深且集中連片。
面對眾人疑惑的眼光,齊政娓娓道來。
“嘉谷已經是國內的農業龍頭,這是誰都無法否認的。但嘉谷又不僅僅是一般的龍頭企業。除了照章納稅、誠信經營等常規要求外,沒有人能忽視嘉谷履行的更全面的社會責任。”
“帶動農民種養增收,是伴隨著嘉谷成長的基本特征。在嘉谷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可以說兼顧了農民的利益,提高了農民的素質,培養了新型農民,讓他們得到了更多實惠和收益。”
“我們還絕對保障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在國內的大型農業和食品企業中,嘉谷的產品安全管理體系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從不制假售假、不以次充好、不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保障消費者的健康權益,已經是我們嘉谷的一個標簽。”
“在生產中實踐生態農業也是外界對嘉谷的認識。當然,我們也確實提高了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控制農業污染,甚至還主動治理鹽堿地,修復污染地,在保護資源環境方面也是沒有誰了。”
“最關鍵的是,嘉谷一向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無論是捐獻物資救災,還是通過產業扶貧,興辦農村公益事業,都對社會產生了極其正面的影響。”
“嗯,上述評價是文老所說。”
大伙:“……”
我們是應該驕傲呢?還是應該驕傲呢?
齊政聳聳肩:“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討論會上,針對冀省貧困帶的開發,有人提出了一個新思路——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從人的面貌、產業結構調整、從不同的項目布局全方位介入,找好本地資源和外部市場的有效嫁接點。”
“而縱觀國內,不管怎么看,嘉谷都是最合適、經驗相對最豐富的選擇,甚至沒有之一。”
“文老也頗為認同,所以希望我們試一試!”
“……說得我都認為嘉谷是最合適的了……”王昱業苦笑道。
“這只是一個建議,或者說是一個邀請。我們當然可以選擇不參與;但是嘛,想想我們一旦完成了這個設想,嘉谷的政治地位……”齊政攤攤手。
嘉谷高層交換了一個眼神,不言自明。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國家對嘉谷的信任。一般企業,你看看國家會考慮不?
仔細想想也是,不就是帶動自然環境惡劣的貧困地帶發展嗎?不毛之地的鹽堿地、沙漠,嘉谷都能闖出一片天來,大概國家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這里邊又有一個問題,像我們的沙漠開發只需要解決技術上的問題,但環冀省貧困帶的開發更加復雜——作為首都的水源和生態保護屏障,可選產業的空間也進一步被壓縮……”王昱業點出了關鍵點。
齊政點點頭,解釋道:“所以政府才想通過與嘉谷合作,重點提升該區域的生態保障、水源涵養、旅游休閑、綠色產品供給等功能,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打造一個環首都綠色經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