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情形讓我想到了08年!”
1月4日,在首都嘉谷分部,看著窗外紛紛揚揚的大雪,王昱業轉頭對齊政說道。
2010年的第一場暴雪,從新年伊始就降臨至京津冀等地。
這可不是什么正常的天氣。
目前,京津地區的日降雪量,已經突破了近六十年來的歷史極值——中央氣象臺已經發布了寒潮橙色警報、暴雪橙色警報和海上大風橙色警報。
嘉谷的尋水隊早已撤出冀省的北部山區,因為山區氣溫已經下降至零下20℃。
在此次大雪中,不僅是嘉谷的業務受到阻礙,京津冀地區的交通、商業等多個領域都面臨著一場洗禮和挑戰。
“因為遭遇了多年未見的大雪惡劣天氣,商務主管部門已啟動應急預案,對生活必需品供應做出計劃,擴大生產、采購及營銷。不過我們在華北地區的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存量充足,完全能滿足市場所需。”王昱業為了回應有關部門的要求,親自趕到華北調配物資。
由于具備完善的倉儲物流渠道,嘉谷體系在京津地區投放的大米、食用油,都比平時增加了30%。不少單位還通過嘉谷的渠道,購進并存儲了大量豬肉、蔬菜等生活物資,進一步暢通了本地的生活必需品供應渠道。
齊政微微頷首。
雖然也是雨雪災害,但從受災程度上來看,是遠遠比不上08年突如其來的南方雪災的。對于嘉谷來說,按照政府的要求,保障好糧、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就是盡到了最大的社會責任。
相對而言,齊政更關注西南的旱情。
王昱業有一點說得沒錯——今年跟08年的情況有些類似,開年即遭災,注定了是個多事之秋。
這主要是體現在極端氣候上,不僅僅是在國內,全球皆然。
眼下只是一個開端。
……
北方是大寒,西南則是大旱!
去年入秋以來,云貴川等地降水量較常年偏少三至五成,平均氣溫偏高1℃以上,干旱少雨,旱魃肆虐。
進入了新一年后,這種情況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加嚴重——中國西南地區正遭受著六十年來最為嚴重的特大干旱。
當齊政抵達川省南部,透過車窗看到路邊高低不平的窩地、坡田上,大片麥苗干枯倒伏地上,神色頓時凝重起來。
去年他收到公司內部關于西南部分地區干旱少雨的通報,但沒有太在意——中國這么大的一個國家,天災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單單是嘉谷如今遍布各地的種植基地,每年都會或多或少地碰上各式天災。
齊政只是一個人,大多數情況下,他能管好自家的勢力范圍就不錯了。
只是沒想到,西南旱區氣溫持續偏高,同期降雨量暴減,旱情呈發展趨勢。
齊政到達川省的涼山地區,這邊是嘉谷的紅豆杉種植基地,同時也是旱情較為嚴重的區域。
嘉谷的紅豆杉種植顧問林貴山臉色不太好看——即使還沒有紅豆杉枯死,但明顯可見長勢頗為萎靡。
“從去年9月起就沒有一場有效降雨。”林貴山憂心忡忡地說道,“還不知道旱情要持續多久,雨季會不會如期來臨。現在牲畜飲水困難,基地里的林下養雞規模都縮減了……”
齊政對這個問題十分關心:“飲水都有保證嗎?”
“基地里有蓄水池,飲水基本沒有問題。而靠著嘉谷的扶持及政府補貼,現在周邊的村莊基本都修建了水窖,今年儲水不多,但也夠村民們用三四個月了。”林貴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