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畝的沙漠改造規模已經讓他為之心驚了,將一個比以色列還大的沙漠全部改造為綠洲?噢,這太瘋狂了!
他還不知道嘉谷是打算將隔壁的巴丹吉林沙漠一并開發——兩個沙漠面積加起來相當于4個以色列的國土面積。
但這個消息已經讓阿莫斯目瞪口呆了。
“中國人太瘋狂了!這不可能做得到!”阿莫斯喃喃自語道。
但亞伯拉罕再次搖搖頭:“不,我相信他們能做到。因為,他們在沙漠底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淡水儲水層!”
盡管中國農業面臨的問題很多: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低下;集約化、可持續發展進度緩慢;人地關系緊張以及環境問題……種種壓力日積月累,使農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但亞伯拉罕從不懷疑中國人的雄心,眼前的沙漠改造大工程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亞伯拉罕不由得想起了主導這一驚人的開發工程的企業家——齊政。
很難想象,這個身家在全世界都可以算得上是巨富的“青年”富豪,會一心一意地在農業這個傳統領域摸爬滾打。
“世界級的企業家,世界級的資源稟賦,世界級的基建能力……這樣的組合,馴服區區一個沙漠,又有何難?”
世界級的基建——指的是中國人在沙漠里修建的“兩漠水庫”,據說這是一個庫容量排行世界前十的大型水庫。
要設計灌溉管道網絡,這一點自然是隱瞞不了的。而對此,阿莫斯發現自己詞匯是如此匱乏,“……太瘋狂了!”
亞伯拉罕意味深長道:“所以說,千萬不要小看‘世界工廠’的力量!事實上,當我知道了地下有充足的淡水層后,我就對中國人能實現這一目標毫不懷疑。”
“農業歸根結底是對光、溫、水的利用,有了這三者,在工業化的基礎上,沙漠完全可以改良成肥田沃土。而中國有這樣的工業化能力!”
在工業化的基礎上,中國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可以建成大量的大壩、渠道,無數的溝、池、井、窖,構成農田水利網絡來蓄洪濟旱。
在工業化的基礎上,中國有強大的工業提供廉價的塑料薄膜與塑料水管,廉價的肥料和農藥,廉價適用的農業機械。
在工業化的基礎上,中國有源源不斷的抗逆高產的新品種被育成,有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被研發,而且這些新品種新技術是完全適應于本地的農業生產的。
最關鍵的是,在工業化的基礎上,中國有高素質的農民,肥料和農藥、農機能被科學高效地使用,各種新品種新技術能被快速、有效、普遍地推廣!
亞伯拉罕苦笑道:“事實上,如果我們不是在節水管理技術——如流量調節和自動化等為作物在正確的時間提供適量的水灌溉上面有獨到之處,中國人甚至不需要我們!”
“彈丸之地”出身的阿莫斯,一向對自家創造的沙漠農業奇跡沾沾自喜,此刻仿佛重新認識了中國:“這,就是世界大國的底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