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咂咂嘴,突然問道:“有這么好的事?我們要做什么?”
小趙笑容一頓,想了想,認真說道:“唯一的要求就是,聽安排,聽管理。”
“簡單來說,不但要按照種植聯盟的標準進行人參種植,就連什么時候起貨,什么時候進行銷售,都要按照聯盟的規定來。”
老爺子目光一凝。
小趙連忙解釋道:“據說,這是為了避免同行的相互壓價,保障參價不至于大起大落,尤其是暴跌。而且,聯盟還推出了很多保障措施,比如為參地購買保險,托市收購……爸,這絕對是好事,我們……”
老爺子一擺手,果斷道:“那我們就加入!”
“……”小趙一臉驚愕,他還絞盡腦汁想著怎樣說服老爺子,但這么干脆的決定是咋回事呢?
老爺子瞅了一眼兒子,瞇瞇眼:“你小子懂啥?我們以前,對于‘參王’那都是要頂禮膜拜的。這個嘉谷,能批量出產‘參王’,已經不能用奇跡來形容了。這種氣運,以前沒機會,現在有機會不沾點,那都是傻狍子!”
“……”小趙抬頭望天,無語。
老爺子,你的理由還能更奇葩點嗎?
老爺子心里哼哼,小子,你還嫩著呢!
——其實,上面的理由更多是說笑。老爺子精明著呢,他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個人參種植聯盟,明顯是要重視參農、保護參農利益。
一直以來,參農在人參市場都喪失話語權,沒有議價能力,因此在價格波動頻繁的人參市場,容易蒙受嚴重損失。
雖然加入人參種植聯盟,約束是不小,但這不就是聚眾人之力,形成更強的議價能力嗎?
唯一擔心的,就是領軍者能力不夠,或威望不足——但如果是嘉谷,反正他是服氣的。
大概是基于這樣的原因,以中國人參之鄉為中心,人參種植聯盟得到了出乎齊政意料的群起響應。
……
除了人參種植聯盟的組建,嘉谷還在政府的支持下,收購了萬亮人參市場,投資一個億對原市場進行擴建,打造世界最大的人參交易和物流中心。
小小的萬亮鎮,可以加工生產8個系列600多個品種的人參產品,每年從8月中旬一直到11月下雪,大量人參產品是從這里出發,遠銷到國內20多個省市、港澳臺地區,以及地球對面的美國、亞洲的日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中國人參產量占世界的70%,而國內大約50%以上的人參產品出自這里,堪稱世界人參行業的“心臟”。
在占領人參行業的“心臟”后,嘉谷同時推動人參行業“補血”戰略——有針對地性地對人參產業從業人員,尤其是年輕一輩的技術能力、業務素質進行強化。
像小趙,就是第一批參加人參種植、人參加工相應規范化技術知識培訓的人員——至此,趙父這樣的老參農對嘉谷更有信心了。他們不懂得太高深的形勢,但后繼有人了,又有組織了,還怕人參產業起不來嗎?
普通參農都有這個意識,另外一些人更是感覺如刺在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