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省,羊城,中國食品博覽會。
在食博會開幕的第一天,在“長白山參王”的一個專場拍賣會上,嘉谷貢獻的一株兩百多年參齡的野山參,拍出了880萬元的天價,徹底引爆了市場對于長白山人參的關注熱度。
走近吉省人參的展位,可以看到“長白山人參”的各類宣傳標語和琳瑯滿目的人參制品——紅參、金參系列產品、含片、人參酒、人參果蔬酵素飲料、玉紅顏紅參阿膠糕、鮮人參蜜片……吸引了大批消費者的駐足。
越省是人參消費大省,慕名前來購買人參產品的市民絡繹不絕。雖然現在不是秋冬進補的季節,但在博覽會上購買人參及相關制品,不但價格更優惠,品質上也更有保證。
當然,第一天拍賣的天價野山參的助推不言而喻。
“百年野生人參我們是無福消受的了,但有些年頭的林下參倒是不錯的選擇。”市民馬先生是第二次來了。他的母親八十多歲,身體虛弱得只能吃流食,在服用第一天買的人參燉的雞湯后,氣色明顯改善。“今天過來再選幾棵!”
“這棵參是十年生的,那棵是十五年的。”銷售人員向馬先生介紹,“這是嘉谷集團人參種植園內仿野生狀態栽培的林下參。即使同齡的林下參,外形和重量差別也較大。因為在生長過程中不進行人工干預,無激素、化肥、農藥添加,歷經寒來暑往,功效營養遠遠高于一般園參……”
馬先生不斷點頭,“你們這人參確實正宗,我得多備幾根。”從饋贈親友,到術后調理,強身健體,人們的需求各異,卻都把目光投向了林下人參。短短三天,吉省人參展位千余棵的人參備貨量已訂出大半。
人參對于人們可謂既熟悉又陌生。
說其熟悉,是因為數千年來,人參一直以“百草之王”的形象存在于人們心目中,被奉為是起死回生的“還魂草”。
說它陌生,只因當今人參市場魚龍混雜,人們想買到原汁原味的正宗人參很難,市場普遍存在非法添加、以次充好等問題。另外,消費者對人參的選購和使用也不夠了解。
這是嘉谷主導“長白山人參”品牌建設以來,“長白山人參”品牌首次全方位亮相。而在食博會上,參王拍賣會、品牌推介會、品牌產品展覽展示等活動,都是為了讓廣大消費者盡快認知、認可“長白山人參”品牌。
除此以外,引導人們正確地食用人參,更好地了解人參的功效和用法,也是展會的另一個重要目的。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讓人們比以往更需要人參。人參不同于其它補品的最突出功效是大補元氣,尤其適用于病中、術后和大病初愈的人群,因為此類人元氣消耗大,對常規營養的吸收很差,一般進補完全不能達到理想效果!最適宜人參進補。”
“日常食用?當然沒問題。什么?吃人參太補,容易流鼻血?其實,這是很少見的,因為能引起這種效果的,那都是生長上百年的野山參,而現在市面上普遍的人參產品,大多只有六七年乃至十多年的生長期,兩者的功效怎么會一樣呢?事實上,在南韓,人參是男女老少都喜愛的健康食品,是一種非常日常的食品。”
“總覺得人參保健品都是騙人的?認準‘長白山人參’的品牌就對了。這是嘉谷集團和吉省政府聯合推出的國內人參第一品牌,品質有保證……”
……
紫星藥業的郭春發和齊政在展位后面的休息間坐下來,郭春發調侃道:“其他行業都是企業宣傳產品多么高檔,而人參行業正好相反,拼命要降低產品的檔次來吸引消費者。”
齊政也笑著道:“沒辦法,固有的認知讓國人都將人參當作一種奢侈品,而非日常消費品。一個南韓人每年要吃掉400克鮮參,我們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國人能達到這個水平,人參產業自然就起來了,甚至都不用依靠出口。”
回想起剛才目睹的搶購人參產品的場面,郭春發暗暗點頭:“吉省方面大可以放心了,嘉谷這人參行業的領頭羊選得實在是最正確不過了。”
這一點在此次的食博會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首先是嘉谷對人參加工企業的統合。
在初級原材料里打圈圈,永遠不會鮮花盛開。人參產業的未來當然要靠精深加工。
但擁有人參精深加工技術的企業,尤其是大型醫藥企業,誰也不服誰,要統合在一起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