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怕的是,嘉谷乳業的市場份額也一馬當先,乳制品整體市場份額達到了20%——要知道,嘉谷乳業的產品偏向于中高端,這就導致了一個結果,嘉谷乳業以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攫取了超過四成的行業利潤。
這當然比不過蘋果手機強勢攫取智能手機行業七成以上利潤的壯舉,但在乳業界已經是一個奇跡了。
而隨著中國乳業格局的大變,“強者恒強”的態勢更加明顯——嘉谷乳業實力已經奠定,擁有更多優質奶源、更強的產品創新能力、更值得信任的品牌,對上游牧場、中游加工以及下游銷售均有很強的控制力。
對于其他乳企來說,更能支撐業績的高端產品,同時也需要花費更高昂的營銷成本;但對于品牌力和產品力更優異的嘉谷乳業,廣告打得少卻能賣出更多產品,優勢能不大嗎?
某種意義上來看,行業的主動權已經握在嘉谷乳業手里——現在嘉谷乳業一家獨大,且凈利潤率高出行業老二老三一倍有余,后來者根本不敢發動價格戰,否則就是自尋死路。而嘉谷乳業如果加大促銷,或者降價,分分鐘可以把競爭對手搞得半死不活,自己依然活得很滋潤。
“國內同行雖然不爭氣,但已經夠慘了。我們還不如將財富轉化為影響力……”齊政撇撇嘴道。
通過中高端產品攫取高額利潤,進而“補貼”喝不上奶的群體。某種意義上,嘉谷是在主動實現財富分配,營造更公平的社會環境。
千萬不要以為國家沒有看在眼里。
正是因為如此,嘉谷享受的,是與國企一樣的待遇——不談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國家層面——知道嘉谷在金融上得到的是什么政策嗎?國家開發銀行給予嘉谷的融資信貸授信是300億元,這個額度與國企中的國糧集團完全一樣。
楊業繼續反饋道:“今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已經提出要改善學生營養狀況,提高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營養水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我們的‘學生奶計劃’推廣行動極為贊賞,并有意讓嘉谷加入籌備中的為貧困地區學童提供‘營養餐’行動……”
——很多人不知道,后世不少人津津樂道的“影響”國家政策的“免費午餐倡議活動”,其實是爭搶了國家“營養餐計劃”的出臺程序,一度讓這項有序推進的民生工程,被輿論描述成工作缺位、不如一個公益人。
加入貧困地區學生“營養餐計劃”,齊政是愿意的。無論是嘉谷乳制品,還是糧油產品,都能納入到這一計劃中去。
說到底,孩子才是民族的未來。
國家之間的競爭本質不外是人的競爭——不夸張地說,假如我們有三分一人口達到美國人的平均綜合素質,即使不能做到吊打全世界,平分天下是毫無問題的。
而提升人口素質就要從孩子抓起,從教育抓起,從營養膳食抓起。
更何況,現在,只要說起孩子,齊政目光都變得柔和了。
楊業心里偷笑,樂呵呵道:“boss,聽說老板娘懷孕了?恭喜恭喜!”
話音未落,就看到一向“英明神武”的齊政,瞬間笑成個大傻子。
嘖,賊辣眼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