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百威英博幾乎每四年才會發起一項大收購,原因就在于并購后高昂的成本是一件頭疼的事——并購百威才不到兩年,百威英博仍在削減生產和分銷成本,債務壓力實在難言輕松。
中小股東們對其債務的擔憂,反饋到百威英博的股價上,就是持續的小幅下跌。
百威英博方面一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只恨不得這篇報道從來沒有出現過。
因為,中國方面的輿論也炸了!
清源啤酒擁有中國啤酒業20%的市場份額,而百威英博則是國內市場占有率第四的啤酒公司。業內直言,一旦兩者合并,兩者將會占有中國超過30%的市場份額,直接改變中國啤酒行業的游戲規則。
無論是基于競爭角度,還是基于民族品牌情感,國內業內外對這一宗并購的反應多是持強烈的反對態度。
——事實證明,要想辦成一件事不容易,要想辦不成一件事太簡單了;更何況是在這種風雨飄搖的形勢下。
在與百威英博“認真”談判了幾輪后,嘉谷方面見好就收,正式拒絕了百威英博提出的現金加股票的收購方案。
清源啤酒對外發布聲明,稱這宗收購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自己的戰略方案“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這樁并購交易存在監管風險不說,并且對于百威英博那些不具有投票權的股票來說,其價值也存在“不確定性”……
至此,這宗跌宕起伏的“超級并購”,以失敗落幕!
——當然,這再次上了各大財經媒體的頭條。
還是那句話,那可是440億美元啊!對于一般企業,別說拒絕了,沒有一口應下都算是有定力了!
此前有多看不上清源啤酒,此時對于其算是干脆利落的拒絕了百威英博的驚天“聘金”,就有多不可思議!
而由此引發的余波震蕩,才剛開始!
……
百威英博想要一口吞下新興巨頭的愿望落空了!
現任總裁布里托來不及懊惱,就著手考慮要怎樣應對清源啤酒帶來的威脅了。
雖然百威英博仍是行業“老大”,但百威英博的旗艦產品百威啤酒在北美市場的增長面臨天花板,而包括巴西的南美市場也面臨增長放緩的窘境。
——既然暫時拿不出可以媲美“冰源”啤酒的革命性產品,那百威英博就要將在分銷網絡上的優勢放大到極致。
他將目光放到了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商南非米勒身上——如果能合并南非米勒,百威英博有望實現手握全球啤酒分銷生殺大權的野望。
沒有人知道,剛經歷了一次大并購失敗挫折的百威英博,馬上又醞釀著下一次驚天并購。
齊政更不知道,因為清源啤酒的威脅,百威英博對合并行業“老二”的興趣,提前了近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