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最近紛至沓來的打擊,百威英博總裁布里托很想仰天長嘆一句——“流年不利啊!”
雖然沒有達到他的心里價位,但依然開出了天價的清源啤酒并購案以失敗落幕;阻止了清源啤酒進軍南亞次大陸市場的步伐,但阻止不了其在東南亞的迅猛擴張;剛展開對世界第二大啤酒商南非米勒的追逐準備工作,又碰上了氣候異常,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的啤酒花面臨著供應不足的困境……
這還沒算完,在亞洲重要市場之一的南韓,百威英博又遭遇了嚴重“滑鐵盧”!
南韓啤酒市場規模達到百億美元。一直以來,兩大啤酒制造商——東風啤酒株式會社和海特集團雄踞南韓啤酒市場。
而其中,東方啤酒株式會社是韓國最大的啤酒商,于2004年并入百威英博,成為百威啤酒的一員。
說起來,東方啤酒跟清源啤酒還有點牽扯——清源啤酒在去年就籌備海外攻略,原本是將南韓作為第一目標的,因為,當時百威英博有意將東方啤酒出售。
誰想到,當清源啤酒表示出接手東方啤酒的意向后,在中國國內被清源啤酒強勢壓制的百威英博瞬即改變主意,拒絕了清源啤酒的收購要約,并聲稱東方啤酒是百威英博全球平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呸……
當嘉谷不知道百威英博為了鞏固在亞太市場的地位,對清源啤酒有多忌憚一樣?
也因為南韓啤酒市場幾乎被兩大啤酒制造商壟斷,清源啤酒轉而將海外第一步落在了啤酒戰火紛爭的東南亞。
如今,清源啤酒在東南亞站穩了腳跟,在南亞主要市場印度陷入了僵持,是時候攻陷東北亞市場了。
“恰好”,百威英博在南韓的勢力——東方啤酒,捅了大簍子,給了競爭對手可乘之機!
《東方啤酒遭遇生產水質危機,疑是受地質變動影響!》
《啤酒市場局勢大變,眾多啤酒公司蠢蠢欲動!》
《東方啤酒霸主地位會受到沖擊嗎?》
正如南韓媒體爭相報道所說,百威英博在南韓遭到了大麻煩——水質危機!
啤酒對水的要求高于其他任何酒品,因為啤酒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分是水,特別是用以制麥芽和糖化的水與啤酒質量有密切關系。
一直以來,東方啤酒將“采用南韓漢拿山下150米深處的巖層礦泉水釀造而成”作為賣點之一;如今不得不反受其害。
前不久,南韓境內發生一次輕微地震,對民眾基本沒有什么影響,但由此引發了啤酒界的一場“地震”——南韓銷量霸主東方啤酒在南韓最大的啤酒廠,水源出現了極大問題。
東方啤酒的啤酒生產中,淀粉的糖化作用和酵母的繁殖受到了嚴重影響,且常常有不正常的氣味,色澤也不再金黃透明……這是因為,每升水中的含鐵量增加至六七十毫克,這大大超出了二三十毫克的要求。
東方啤酒陷入了是要對水進行過濾處理,還是另覓新廠的大麻煩,生產量一時間暴跌——百威英博也因此順勢將供應到南韓的啤酒花截留美國本土。
受此影響,外國品牌紛紛搶灘登陸,本土其他中小型啤酒公司也摩拳擦掌,欲從這兩大啤酒巨頭的手中奪取更多市場份額。
……
這樣的熱鬧,自然少不了齊政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