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再度來襲!
2010年又一枚食品安全重彈被拋出——雙匯在食品生產中使用“瘦肉精”豬肉被媒體曝光了。一時間,市場嘩然。
“瘦肉精”是我國明令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的物質,但為了使養成出欄的豬看上去賣相好、更容易出手,近幾年來依然有養殖戶鋌而走險偷偷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
消息傳出后,雙匯固然遭受了經濟上和聲譽上的嚴重損失,其豬肉產品很多被作下架處理,其他豬肉生產商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影響。
嘉谷豬肉也不例外——銷售量一時大增。
這種嘉谷系“逆市”現象已經不是個案。
乳業每出現各種“XX門”后,嘉谷乳業的產品銷量暴增;“轉基因食用油”引發爭議后,嘉谷食用油市場份額大幅上揚;現在輪到嘉谷豬肉了。
奶粉也好,糧食也好,食品領域頻頻曝光的安全問題一直是消費者最大的擔心。每當這時候,嘉谷體系產品仿佛成為了消費者的“避風港”。
網絡上有一句調侃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如果你不知道什么食品安全,選擇嘉谷系產品好了,除了貴點,沒有其他缺點了……”
當然,這種“逆市”現象相對于嘉谷豬肉來說,跟得到了島國的進口認可一樣,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畢竟,嘉谷豬肉不愁賣啊!
盡管價格比普通豬肉高出10%~20%,但消費者也愿意為了口感和健康買單。即使是在過去兩年豬肉行情低迷之時,嘉谷豬肉始終備受消費者的追捧。
優秀企業,總有某些獨樹一幟或獨步江湖的核心競爭力,其他企業無法模仿或者說無法學習并做到,否則無法長期提高市場占有率。
其他優秀企業構成核心競爭力的要素,或成本,或技術,或品質,或品牌……但很少有以“安全性”作為核心競爭力。
當然,不是說嘉谷系產品在成本、品質等因素上不強;只能說,在這個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的時代,嘉谷系產品突出的“安全”屬性,給了國人最好的心里安慰。
對此,嘉谷農牧管理層也只能感嘆,只恨嘉谷的養豬規模還不夠大,否則,還不得來一波平推?
……
同行不知道嘉谷高層的感慨,不然還不得吐血——你丫的,誰家豬肉都沒你家賣得好,還要啥自行車?
說到底,年出欄數百萬頭生豬的嘉谷農牧,在國內年出欄五六億頭的生豬市場上,還稱不上有多大威懾力。更何況,其他同行也不會讓嘉谷農牧專美于前。
于是,在齊政回國后,面對的就是國內養豬同行“揭竿而起”的形勢。
“于整個行業而言,‘瘦肉精事件’不過是癬疥之疾。畢竟,現在可是進入了豬周期的上行階段!”嘉谷農牧的李東亮分析道。
今年對于養豬行業來說,可不是一個平靜的年份。
年初開始,口蹄疫疫情大面積爆發;夏季,豬瘟和豬藍耳病也開始多發。疫情嚴重,防治困難,生豬部分死亡,加上行情不好,使得大量中小型養殖戶選擇退出養殖業以及規模養殖場縮減生產規模,導致生豬存欄量下降,豬源減少。
再加上今年油價漲幅高,飼料漲幅高,人力成本漲幅高,這“三高”更加把豬價支撐起來了。
下半年,生豬價格觸底回升——處于行業前列的養豬巨頭們都知道了,養豬人的春天來了!
所以,哪怕出了“瘦肉精事件”這一幺蛾子,也不影響巨頭們盡享“豬周期”紅利的快樂。
齊政想了想,問道:“聽說A股出現了‘中國養豬第一股’?”
李東亮確認道:“是雛鷹農牧,上個月在深交所成功掛牌上市,現在市值已經達到90億元……”
他沒說的是,正是雛鷹農牧的上市,讓人看到了養豬也能這么賺錢——雛鷹農牧公布的第三季度營收為2.8億元,凈利潤為1.7億元,直接助推其股價飆升了一倍。
“中國養豬第一股”幫助雛鷹農牧贏得了發展的動力和聲譽,也讓其有了更大的野心。
李東亮撇撇嘴道:“雛鷹農牧現在可是要對標我們嘉谷農牧,以打通產業上下游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