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政的反應卻是風輕云淡。
南開市方面委派來與嘉谷溝通的,自然是齊政的表叔陳元副市長了。但哪怕是親戚,他對于齊政的平靜反應還是理解不能。
齊政笑了笑:“總歸是背后有人在煽動,據我所知,國內外的勢力都有,這都在我們的預想中。”
看了松了一口氣的表叔,齊政接著道:“更何況,農民違約,遇到市場價格稍高,便不想履行承諾,轉而賣給其他收購商,這在全國都屢見不鮮。嘉谷也沒少遇到同樣的情況。”
這個倒是不假。畢竟,優質農產品往往是市場所追捧的;而嘉谷農業合作社生產的產品,更是優質的代名詞,譬如在水稻行業,除了仙茗大米外,黃金葵大米、絲苗米、稻花香大米甚至嘉秈大米,都被人“挖過墻腳”。
只不過,一般來說,他們都在嘉谷的“財大氣粗”面前折戟沉沙而已。
陳元聞言,也不急了,他平靜了一下氣息,才問道:“那嘉谷有什么打算?你放心,我們市一定會全力配合嘉谷的。”
來之前市委就已經明確表示,一定不會讓嘉谷委屈。
開什么玩笑?他們市用了近十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解決了農民自發式松散式的種植模式,建立了合作共贏的體制。他們市委追求的,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為了短期利益最大化。
現在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不香嗎?
合作社只要按嘉谷的訂單種植,嘉谷便會照單全收,且不管行情如何,利潤都有所保證。既解決了農民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產銷對接問題,也解決了農業生產規劃性不足的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一個超過兩千億的產業啊,一旦這個秩序被打破了,發展的勢頭就停頓下來了。可以說,南開市市委比嘉谷更不愿意看到目前的穩定局面亂起來。
齊政了然一笑,他想了想,反而問道:“嗯,外人愿意出多高的價格收購仙茗大米?”
“據說開出了15元/斤的收購價。哼,有些人就是貪心不足,他們也不想想,人家是漫天開價而已,最終能不能履約還不一定呢……”
“那就讓他們試試!”
“好……嗯?”陳元一臉懵逼。
齊政也不說嘉谷今年準備提高仙茗大米收購價,而是肯定道:“沒事,就讓他們看看,離開了嘉谷這艘大船又能怎么樣……”
陳元還是沒有反應過來:“不是?有這必要嗎?只要嘉谷不愿意,我們肯定是全力支持嘉谷的,何必讓外人來攪和?”
齊政當然相信,哪怕是硬壓,有政府站在嘉谷這邊,見錢眼開的合作社也翻不起多大的風浪來。
但人心浮動是必然的。歸根到底,這是因為逐利心態而引起的。單個市場主體即使實力再強,在面對利益得失的關鍵時刻,也難擋農民追求更大利益的心態。
——農民們是不會注意到仙茗大米上百元每斤的售價背后,是在育種、種植、收割、加工、儲存等各個環節的高強度投入;為了“保證大米吃到消費者口里,還有稻米的清香”,嘉谷在加工和儲存的過程中,都有明確嚴格的工業標準;而嚴苛的標準意味著成本的推高……他們只是看到仙茗大米賣出“天價”了,嘉谷賺大了。
如果不能維持價值觀高度統一,雙方的合作是很難維持下去的。
嘉谷做事的價值觀,是為了把產品做到極致;但如果只是見錢眼開,永遠不能將產品做到極致。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哪怕暫時硬壓下去了,但農民如果硬要毀約,嘉谷難不成還能打官司,將農民一戶一戶地告上法庭不成?
——不管是與非,屆時嘉谷肯定會名聲大壞。畢竟,這個社會,往往是誰弱誰有理,嘉谷又能怎么辦呢?
此前,嘉谷已經展示了“善”的一面;現在,有必要展示“惡”的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