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齊政對小航嘉的未來抱有多大的期待,如今的小航嘉,還只是一個沉迷于吃和睡的小團子。
齊政能做的,就是調整家里的“三星聚靈陣”,把家里改造成一個靈氣更為充裕的空間,讓小航嘉能夠更好地接受靈氣淬體。
再之后,他就因為不停念叨著不能溺愛小航嘉,被齊母和田雨唯聯手“攆”走了——什么忙都幫不上不說,廢話還忒多,煩人!
唉,女人到了一定階段,果然最在意的就是孩子了。
“神傷”的齊政回到公司,接受了一眾下屬的祝賀后,才重新變得精神抖擻起來。要賺錢養孩子了,他要更加拼搏了。
“小老板”的出生,可能會關乎到嘉谷集團的未來,但并沒有影響到嘉谷集團當下的擴張整合步伐。
回到公司的齊政,將注意力放到了種子行業上的整合上。
嘉谷的實踐證明了,效率的提升固然能帶來量的增長,但新品種帶來的附加值提升,或許更會帶來彎道超車的新機會。
——更何況,再也沒有比種業更適合用靈陣實現以點帶面的領域了。
這段時間以來,嘉谷實驗室的陳建章和嘉谷農資的杜為民,頻繁地輾轉于東北、黃淮海等玉米、蔬菜主產區,及國家農科院,省一級的農科院,農業部下屬的一些科研機構,還有各個農業大學之間,馬不停蹄。
他們正忙于組建種業協作攻關聯合體。即由嘉谷實驗室牽頭,聯合國內頗具實力優勢的科研單位,組成攻關聯合體,進行玉米、小麥、水果、蔬菜等農作物的良種研究。
這樣的聲勢,哪怕還沒有得到國家的背書,也引起了行業的震蕩。
齊政只是沒有想到,最先有反應的,不是國內企業,而是外資種子公司。
比爾倪博,先鋒中國的總經理,同時也是杜邦副總裁,低調地出現在齊政的辦公室。
他一來,就西先送上了一份禮物:“哎,恭喜齊董了,喜得貴子。”
齊政一邊道謝一邊接過禮物,心里卻警醒了起來。
小航嘉出生,自己也沒有廣而告之。但這廝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收到了風聲,要么是巧合;要么是……他,或者說杜邦先鋒,對嘉谷極為關注。
而前者的可能性很小。這就讓齊政的心情不太美了,任誰被緊密盯著,都不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齊政表面不動聲色,心里卻快速掠過杜邦先鋒的資料——
杜邦先鋒,原稱先鋒良種,世界上第二大種子公司,第一大玉米種子生產商。
自2000年我國正式開放種業市場之后,杜邦先鋒積極進入我國,先后與國內種子企業合資成立了“登海先鋒”、“鐵嶺先鋒”、“敦煌先鋒”等種業公司。
短短數年,先鋒公司儼然已成為我國種業市場的“大鱷”。
截至去年,該公司的玉米品種“先玉335”在國內的種植面積有3000多萬畝,加上相關品種,總面積估計大概接近6000萬畝,約占玉米總面積的13%。
“先玉335”去年的純利近6億元,如果加上各種套牌,它在中國玉米種子市場上的純利可能就達到整個市場的40%~60%——用13%的種植面積,換取了近60%的利潤,不可謂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