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嘉谷將目光投向了島國。
苗料的開發對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島國在苗料的研究上于全球久負盛名。
譬如嘉谷瞅準的技術引進目標——島國水產株式會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天的“日水”,作為世界九大水產巨頭之一,擁有鏈接世界各地水產品的全球供應鏈,除了海洋捕撈,在水產養殖布局方面,也是全球戰略。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日水就開始從事三文魚的養殖和加工,時至今日,包括從三文魚魚苗到成魚各階段的飼料,日水都有豐富的技術儲備。
不同于挪威同行的高冷,日水對于嘉谷的技術合作提議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過了兩天,齊政果然見到了日水前來的代表高橋博宇。
高橋博宇是日水飼料的負責人,主要從事海產魚育苗用飼料和成魚用配合飼料的研究和開發,在島國水產界有著相當的地位。
大概也是因為如此,見面后,高橋博宇表現得有些倨傲,開口就問:“你們要在溫帶海域養殖三文魚?養殖場在哪里?我們去看吧。”
齊政搖搖頭:“養殖場先不急,我想先了解一下,日水掌握的技術值不值得我們取經。”
高橋博宇就“嗤”地笑了一聲:“咳咳,在水產養殖設備方面,中國可能有些領域比我們先進;但是與之對應的‘軟件’方面,比如配方飼料的相關技術,在仔魚和稚魚飼料方面,我相信我們公司還是有很大的技術優勢的。”
“以三文魚為例,剛孵化出來的仔魚,消化系統還沒有完全成熟,此時,找出能夠被吸收的蛋白質原料是關鍵。其次,營養被吸收后能否正確被魚體各個部位利用,然后長成一條健康的魚,也需要去評估魚體對營養水平的真實需求,并在配合飼料中去相應匹配。”
“再者,配合飼料粒徑不能差距太多,規格要相對統一,且要做成慢沉料,在下沉過程中讓魚苗能順利吃掉。因此對飼料企業的設備和生產工藝提出了較高要求……”
“不要說你們養殖三文魚剛起步了,就算是養殖成功了,也很難與我們公司長期以來幫助三文魚生產商成功的記錄相匹配。”
高橋博宇說得毫不客氣,但齊政同樣不客氣地回道:“很好!這樣的話,我們的接觸才不是浪費時間。”
高橋博宇一噎,忍住了再次嗤笑的沖動。
要是以前,日水就跟大多數島國企業一樣,雖然熱衷于技術研發,但相對保守,因擔心技術流失而只會選擇簡單的輸出產品,這種直接到中國本土進行技術轉讓,幾乎是不可以想象的。
但時代不一樣了。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養殖市場,從數據上看,目前中國的海水魚飼料市場的規模雖然還沒超過100萬噸,但這其中不包含活餌,如果把目前使用的活餌都換成配方飼料,市場規模有望增長到200萬噸/年——這相當于島國市場的5倍。
這么一大塊肥肉,傻子才會忽略。
是的,高橋博宇的主要目標,并不僅僅是三文魚養殖飼料,而是瞄準了中國的整個水產飼料市場。
說到底,日水其實不相信嘉谷能在溫帶海域成功養殖三文魚;但由于請求合作的對象是嘉谷集團,日水方面就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高橋博宇也了解過嘉谷集團的發展歷史,不得不承認,嘉谷在投資方面,簡直有如神助。他們做的項目,鮮少有不賺錢的,就是第一個建設的漁場,眼看著也算成功了,還真是厲害!
從嘉谷農牧的漁業板塊發展可以看出,其與世界九大漁業巨頭有著相近的發展邏輯——初期在局部市場擁有一塊壟斷性(或近似壟斷)的海洋漁業資源并掌握定價權,據此整合區域性的渠道,然后以渠道優勢反向整合本國及他國漁業資源,并同時發展海洋食品業務、進入零售乃至餐飲領域,借助資本力量不斷整合,形成滾雪球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