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想不到,嘉谷牛奶的第一個海外生產基地,被沙特人拿下了。
沙特的薩爾曼,也像是地主家的傻兒子,被從天而降的餡餅砸懵了。
繼簽訂了“三秦牛”牛肉巨額訂單后,他本是想與嘉谷商討一下嘉谷牛奶對沙特的出口問題,豈料嘉谷向其詢問有沒有意向在中東合作建設一座萬頭牧場,以生產嘉谷牛奶供應中東地區。
那還用多問嗎?薩爾曼二話不說,就聯系國內奉上了六億美元的大支票。
項目計劃在沙特建設一個存欄一萬頭奶牛的大牧場,由沙特全額出資出地,向嘉谷購買嘉谷荷斯坦奶牛、牧場設備等生產資料;嘉谷幾乎是白得牧場30%的股份,只需要負責牧場的生產管理。
事實上,齊政對該牧場的出產在中東的銷售權、定價權什么的,并不在意。
單單是牧場要向嘉谷采購的高價牧草等飼料,就足以撐爆嘉谷的荷包了。當然,這也就注定了生產成本低不到哪里去的牛奶,只有海灣地區的土豪們才消費得起。
至于土豪們是用來喝,還是用來泡澡,又或者是邊泡澡邊喝,就不在齊政的考慮范圍內了。
嘉谷這個海外農業合作項目,從金額上來看,并不算太驚人,但也算是開啟了一個先河。
中國的海外農業投資,生產的產品不運回國而是在當地銷售,并不罕見。罕見的是生產資料事實上被國內“壟斷”了,相當于建立起了一套“技術壁壘”。
不過,這一點暫時還沒人注意到。有心人更加關心的,是嘉谷此舉釋放了一個信號——嘉谷牛奶的生產,同意對外開放了!
蘊含“高能生長因子”的嘉谷牛奶,種種好處,連帶的優勢,是數也數不盡的。
尤其是深入研究過“高能生長因子”的各國醫藥公司,不動心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不是誰都能像美國大型醫藥公司一樣,說下黑手就下黑手。
現在嘉谷表明了開放合作的態度,有興趣的人自然不少。
首先是發達國家的企業,他們的消息最靈通,第一時間聯系嘉谷咨詢;哪怕是美國,也有除了大型醫藥公司以外的勢力派人來接觸;及至最后,連一些貧窮地區的富人,都跑來聯系嘉谷了——即使是在非洲,上百美元一盒的藥品都很有市場,幾美元一盒的“保健圣品”嘉谷牛奶,照樣會有人買賬。
光是嘉谷乳業在全球乳業的排名,就能給上門來的各方以強烈的信心了。
——今年新鮮出爐的全球乳業二十強企業,雀巢、達能兩大巨頭依然名列榜首,但排行第三的企業,赫然是嘉谷乳業!
如果排行榜還不能讓人信服,只看嘉谷乳業公布的幾項數據:嘉谷乳業去年營收突破1100億元,以20%的奶牛存欄量,創造了43%的中國乳業行業產值,攫取了超過五成的行業利潤……
支撐起嘉谷乳業在中國乳業界不可動搖的霸主地位的,是什么?不就是蘊含“高能生長因子”的嘉谷牛奶嗎?
這年頭……好吧,無論是哪個年頭,皇帝的女兒都是不愁嫁的。
……
美國醫藥公司聯盟卻是愁壞了。
他們都還沒來得及劃分好各自的利益,回過頭來,就發現,夭壽了,一票競爭對手黑壓壓地冒出來了。
外國公司的介入,對于他們來說,只有壞處,而無一點好處。
競爭者多了,嘉谷因此而提高價碼,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