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春耕在晴好天氣中緊張開展,各地農田都是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發改委尤其關注國產大豆的播種計劃,準確來說,是關注“嘉豆13號”的推廣計劃。
他們的關注重點并不在東北——東北地區尤其是黑省,基本已經被嘉谷系大豆種植合作社以及國營農場所覆蓋,大豆的規模化種植已成氣候。如今的東北大豆農場上,到處是機械穿梭、搶時播種的火熱場面。
反而是之前大豆種植集中度不高的黃淮海地區、西南地區等,也不知道嘉谷的春耕順不順利。
這可以說是發改委第一次支持將一個種植產業的未來交由一家民營企業來主導,即使這個產業比重不算高,那也是破天荒了,由不得他們不上心。
因此,在春耕的關鍵農時季節,副主任胡其遠就安排農經司幾位工作人員,組成調研組,不動聲色地奔赴黃淮海地區開展調研。
好巧不巧,第一站就是魯省老農民曹連福所在的合作社。
曹連福與當地的幾位村干部于去年年底參觀了嘉谷系合作社的分紅大會后,回來一宣揚,聽到的人們心里那叫一個火熱啊,讓嘉谷農業的工作人員不費吹灰之力就組建起了合作社。這還被齊政作為“嘉谷組織能力較強”的一個典型案例。
在胡其遠想來,在嘉谷組織生產的情況下,這邊怎么也得忙得熱火朝天了吧?
但是,并沒有。
走進這個農業基地,目之所及,只見連片的農田里種滿了各種草本植物——雖然沒怎么種過地,但胡其遠敢拍著胸口肯定,田里種植的絕對不是任何一種農作物,而是……草!
田邊還搭了一排排簡易棚舍,一群群鵝悠閑地在覓食吃草,倒是一派鵝肥草壯、生態盎然的景象。
一行五人的調研組面面相覷。
稍息,胡其遠氣憤得鼻子都要扭起來了:“豈有此理,嘉谷這是要干什么,將土地圈起來任其荒廢嗎?”
他支持嘉谷,可不是為了方便嘉谷荒廢耕地或者改變耕地性質的。他相信齊政不是這樣的人,問題是,上面的決策是好意,被下面執行起來可能就變成災難了。
且看他隨便抽取的一個試點,問題都這樣“嚴重”,嘉谷的管理是有多么松懈啊!這讓他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
“噗嗤……”旁邊有人發出笑聲,在胡其遠變黑的臉色映襯下頗有些刺耳。
調研組成員齊刷刷地轉過頭去,眼神像是一把把刀子似的,剜向發出笑聲的人。
這是一位帶著幾分書卷氣息的小伙子,卷著褲腳,身邊還跟著一位皮膚黝黑的老農。
小伙子打量了一下調研組,大概看出他們的身份不一般,于是笑容微斂:“不好意思,我沒忍住。呃,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嘉谷農業的農藝師常斌,剛剛聽到您的意見,不太正確。”
胡其遠語氣有些不善:“哪里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