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黑省海侖市大豆深加工產業園。
彩旗和紅綢掛滿了產業園的辦公區,現場還有記者扛著攝像機,一副在記錄重要事件的樣子。
事實上,對于黑省來說,也確實是一件重要事件。
這是海侖市大豆精深加工產業園區的第三次擴建——繼以豆乳及豆乳粉生產、發酵及非發酵大豆制品生產為主的第一產業園,以大豆顆粒蛋白、營養棒生產為主的第二產業園,全國最大的以大豆多糖、膳食纖維等大豆營養保健品為主的第三產業園開工建設。
以黑省的產業結構來說,大豆精深加工產業已經成為了一個支柱產業。第三產業園出爐就是一個重大利好,以至于股市中的大豆板塊,有的還出現了漲停。
在這一波投資中,ADM是其中最亮眼的崽。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舉行聽證會后,發布初裁決定,認為美方大豆蛋白產業未受到實質性損害,且指控因果關系存在問題,建議終止對中國大豆蛋白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且不采取反傾銷措施。
嗯……ADM對初裁結果沒有提出異議,與之相對的,是ADM在中國與嘉谷、九三集團合資建設生產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大豆纖維等高端系列產品的工廠。
有意思的是,除了產業被轉移的美國以外,這是一筆皆大歡喜的投資。
對于ADM來說,雖然讓出了部分利益,但成功加入了嘉谷優質大豆供應鏈,而且還在日益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那種如芒刺背的壓力都降低了不少。
對于嘉谷來說,能引進先進的大豆精深加工技術,而且ADM在美國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和消費群體,比中國大豆蛋白具有更優越的先天條件,合資生產也是可以接受的。
地方政府就更樂了。嘉谷的錢再多,對他們來說也是鍋里的肉,和外面的野味是兩個概念。吸引外資,即使在改革開放后三十多年的今天,也要比私企投資好聽得多。
這一點從ADM高級副總裁盧瑟在簽訂投資協議后,身邊圍滿了熱情洋溢的官員即可看出。
當然,這也跟齊政和九三集團的田仁里有意將宣傳舞臺讓給ADM有關,兩人低調地避開記者的采訪,看著談笑風生的盧瑟,毫無壓力地品咂著勝利的滋味。
“ADM很少將先進技術投入到合資廠中,尤其還是國外的合資廠中,真是難以想象。”田仁里笑容滿面。
“跨國公司就是追求錢罷了,你要是能讓他們得到錢,他們就會聽你的。”齊政說得很淡定,他所追求的已經不是純粹的利潤了。
“我們以前那是想給錢,人家都不要。”
“那是你們想用現在的錢,換以后更多的錢,而且還減少人家賺的錢。”
“那嘉谷的做法呢?”
“用現在的錢,換以后更多的錢,而且幫他們賺到更多的錢。”
田仁里哈哈大笑,轉瞬,又充滿感慨地道:“要是早幾年,我們這么說的話,人家只當是放屁。這些跨國資本啊,要是沒有對等實力,恨不得自己把錢全賺了……”
他是真的感慨。
以前九三集團不是不想與跨國大糧商合作,引進國際先進的大豆精深加工技術,奈何少有公司同意,即使是次一等的技術,也要挑三揀四的,即使合資了也不肯讓中方參與實質管理。
哪像現在一樣,ADM只占合資工廠50%的股份,但由于原料供應還牢牢地掌握在嘉谷手中,中方在合資廠中是實打實擁有話語權的。
歸根到底,還是實力決定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