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四月份之后,北半球天氣開始走暖,世界主要經濟市場步入傳統的啤酒消費旺季,“啤酒荒”的影響被進一步放大。
這種時候,琳瑯滿目的啤酒產品擺滿了貨架的中國,就讓酒客羨慕得流口水了。
一些啤酒供應短缺地區真正的啤酒愛好者,作為第一波啤酒“觀光客”,踏上了中國“尋酒”之旅。
也因此,有經濟學家分析道:今年世界杯雖然在巴西舉行,但巴西人期望的帶動經濟發展可能達不到預期了,相反,中國將成為世界杯經濟最大的受益者,只因為充足的啤酒供應……
雖然吧,經濟學家基本就是一幫說了一大堆痛苦而深奧的理論,然而卵用沒有的家伙——但這份分析起碼證明了,中國的“啤酒外向經濟”已經初見端倪。
在外網上出現的不少“中國啤酒攻略”,即可見一斑。
傳回國內后,網友還看得挺樂呵的。
——都說喝過外國啤酒的人,會認為國產啤酒很爛,而喝了一圈精釀啤酒的人,又會認為外國啤酒很一般,鄙視鏈各種形成。現在看人家的攻略,老外對國產啤酒總體評價還挺高的嘛。
——千萬不要聽那些崇洋媚外的話,要說工業啤酒什么的,國內有“擼串地攤款”,國外也有“尬舞蹦迪款”,口味有區別而已,不必非得夸完老外就把國產貶損成“在座各位全是垃圾”,國內也有不錯的啤酒,只是價格可能不美麗。
——樓上說的是清源啤酒的王冠精釀系列嗎?價格確實很不美麗,動輒幾十上百元都有。
——但很顯然,清源啤酒即使在外國人眼中,也是評價最高的。看看,“一發入魂,爽的讓人想爆粗口”的冰源系列,“哇,這相當硬核”的清源系列,“如果一般工業啤酒是大媽用大手卷起的香煙,那么這就是在少女大腿上卷成的古巴雪茄”的王冠精釀系列……
——媽呀,這都什么虎狼之詞啊!
——有話說話,清源啤酒絕對是國產啤酒的希望之光,起碼在工業啤酒中,是世界頂級水平了。個人認為,甚至不比所謂的“精釀”啤酒差。
——頂一個。在美國留過學,覺得中美大眾的生活差距不是來自高科技,而是消費品。國內的大企業喜歡做各種各樣的產品,但做出品質的很少。啤酒行業這些年進步很大,清源啤酒的帶頭作用功不可沒。
——樓上的,國內做出品質的產品不是少,而是都出口了。事實上,啤酒的生產工藝是世界通暢型的,國內啤酒業作為輸入型行業,加工設備和裝備水平甚至比很多發達國家都要先進。以前產品差,是因為消費水平就那樣,要控制成本,而不是生產不出來。
……
正如網友們討論的一樣,雖然相對于國產啤酒,或許是不同國家之間的飲食習慣差異所導致,外國啤酒口感偏厚重,但沒有多少人認為國產啤酒“很爛”。
要知道,第一批來中國暢飲啤酒的游客,起碼在品鑒啤酒上是有一定水平的。他們的“攻略”,在各自國家多多少少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品牌宣傳?
而且還特么的全是自來水——也就現在是“啤酒荒”時期,國產啤酒才能有這樣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