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國產啤酒巨頭倒沒有拉跨。
啤酒出口需求的迅猛增長,可謂是攪動了“一江春水”。
開什么玩笑,在經歷價格戰、渠道戰、收購戰之后,中國啤酒行業產量已趨穩定,前五大巨頭也格局穩定,占據了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最主要是,有占據了三成份額的清源啤酒在國內鎮著,雖說不是沒有新成長的機會,但肯定不是什么大機會。
這種情況下,走出去,就是擴張的最佳選擇;走出去,就是勝利!
此刻,誰要是不磨刀霍霍向豬羊,誰就是腦子進酒了!
能在殘酷廝殺的中國市場穩坐前五的,有喝禿的,有喝穿胃孔的,有喝出啤酒肚的,就是沒有腦子進酒的……
但是,要走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啤酒作為一個舶來品,要想讓外國人接受來自東方的啤酒品牌,并形成消費慣性,可不是趁著“啤酒荒”突襲就能做到的。
“啤酒荒”,最多是讓國產啤酒企業得到了海外市場的發展契機,要拿出真功夫,還得針對不同的市場,研發不同的產品,輸出差異化產品。
但現實是,國產啤酒在差異化產品研發上能否順利,主動權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掌握在嘉谷手中。
國內消費者可能是單純的為國內的啤酒行業不受影響而興奮,從而忽視了國產啤酒的主導者,但國產啤酒商不會。
在海外,啤酒集團是通過資本控制市場;但在國內,嘉谷的策略已顯露無疑——通過主宰啤酒原材料供應,從而在行業中占據領導地位。
差異化的產品,起碼需要差異化的啤酒花吧。就現在的局勢,國產啤酒商能不能在跨國啤酒集團財大氣粗的競爭下,虎口奪食,還真不好說。
啤酒花的采購都是提前一年下訂單的,現在為了增加采購,華閏雪花主管原材料采購的蘇副總風塵仆仆地趕到嘉谷位于肅省的啤酒花種植基地。
——這也是國內最大的啤酒花供應基地,無論是光照,還是溫度,都極其適合啤酒花生長。
遠遠的,就看到嘉谷的齊政董事長,被圍在人群中。
只見齊政正和幾名同行小聲說著什么——挺眼熟的,青啤的副總,燕啤的董事長,當然,還有清源啤酒的一把手。
外圍還圍著十多名啤酒行業相關老板,雖然什么都聽不到,仍然裝作傾聽的模樣,乖乖的等著齊政和行業大佬聊天。
一會兒,齊政爆發出爽利的笑聲。
人群就像是擴音器似的,立刻跟著發出“哈哈”的笑聲,仿佛聽到了什么有趣的東西。
“這群馬屁精。”蘇副總看得目瞪口呆,如此不知廉恥的社會人他見過不少,如此不知廉恥的社會老板——他至少沒見過這么大一群的。
雖然齊政是毫無疑問的一尊大佛,但你們要不要這么不要臉啊。
雪啤的蘇副總擠進去,就聽到齊政指著成片的啤酒花,對身邊人感慨道:“英國酒花辛辣爽口,歐洲酒花清淡自然,北美酒花柑橘香氣沁人,各國的酒花各有各的特色。我們國家的酒花也毫不遜色嘛……”
當然,這是在嘉谷介入酒花種植之后。
每一種啤酒花都有不同的味道分布,精油含量高的被稱為“香味啤酒花”,a-酸含量高的稱為“苦味啤酒花”,也有一些品種“苦香兼優”。
以前,國內酒花品種多單一啊,青島大花(苦花)獨霸70%以上的種植面積,而香花僅占12%左右,還出現大幅減產的趨勢。
如果不是嘉谷投資建設了成片的啤酒花種植園,并自主培育與引進相結合,讓國產優質酒花有了十多個品種可選,國產啤酒行業的酒花可能至今還需依賴進口——那現在國內大概也出現“啤酒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