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制造業就是這樣,只要有穩定的市場,哪怕利潤較低,也能穩穩地升級。最怕就是像國產芯片那樣,幾乎沒有市場,也就沒有太多升級的動力;只有等到被逼上梁山了,才能甩開膀子追趕。
當然,這種工業升級的爽感,不是靠賣資源發家致富的巴西人所能深刻體會的,亨里克也只是咂咂嘴,驚嘆兩聲,就繼續檢查下去了。
一直到最后的污水處理系統,亨里克來了興趣,好奇地問道:“你們的污水治理能做到什么水平?”
宋廠長想了想,平淡地說道:“經過深度處理后,排水的化學需氧量濃度從每升500毫克下降到每升50毫克,氨氮濃度從每升35毫克下降到每升5毫克……也就達到了‘景觀用水’的標準排放吧。”
也就?亨里克怪道:“這不是說,你們比原百威啤酒廠做得還好?”
宋廠長一哂,道:“不怕老實說,百威英博雖然是世界第一大啤酒商,但不是說方方面面都是世界第一。在污水治理上,我們的水平還真的比百威強。”
“在我們國內,我們啤酒廠的污水甚至能做到‘飲用水’達標排放,但那要用到水生植物配合治污,暫時沒法引進巴西……”
“這個技術成本很高吧。”亨里克指出了關鍵之處。
宋廠長卻是一笑,道:“其實還好,在我們集團,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世上本沒有廢物,只有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這句話。我們不僅在經營著啤酒生產這條產業鏈,對于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棄物都要作為資源進行優化配置……”
實際情況比他說的要復雜一些,但也復雜不到哪里去。
除了能夠自體循環以實現廢棄資源的回收以外,也因為清源啤酒是真正以國際化標準走出國門的。
如今這個時代,不僅僅是發達國家,哪怕是在第三世界國家,往往也會緊抓環保問題不放。這既是現實的逼迫,同時也是所謂的綠色壁壘。清源啤酒現在是在風頭浪尖上,總部給出的預算也是高于普通標準,絕對不在環保問題上露出破綻。
亨里克沒想那么深,但對清源啤酒的好感卻實實在在地加深了。
雖然口頭上歡迎投資,但沒有人喜歡看到外資將污染帶到自己的國土上;雖然可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也比被薅了羊毛,還留下一個受盡污染的爛攤子要好一百倍吧。
亨里克已經準備承認,清源啤酒廠,不僅在建設速度上,還在質量標準上,都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至此,他的工作可以說是完成了。清源啤酒廠確實完成了擴建,而且擴建的質量標準,也大大超過了監管部門的要求,亨里克只要如實上報就行了。
但讓他在報告中對清源啤酒廠的美譽溢于言表的,是宋廠長邀請他品嘗了在市面上難有機會品嘗到的“冰源”原漿啤酒。
——原漿啤酒是直接從啤酒發酵罐中分裝的啤酒原液。與其他啤酒相比,原漿啤酒在釀造過程中未過濾,不經高溫巴氏滅活工序,呈朦朧狀原漿的新鮮美味及豐富營養亦被完全的保存下來。
雖然看上去有些渾濁,但原漿啤酒的口味,從鮮活指數上來說,簡直是爆表了。
亨里克從灌下去的第一口,就在內心狂叫不止:愛了愛了!
這種“深愛”是那樣的濃烈,以至于讓這位平時只會寫干巴巴公文的公務員,像吟游詩人般洋洋灑灑地在報告里撰寫出對“冰源”啤酒的極致欣賞——我品嘗了東方的佳釀,味道讓我深深著迷……我愿向上帝發誓,如果這就是中國味道,沒有人會不愛它!
亨里克的上司作如何感想不可知,倒是在政府之外,有一批人,對亨里克的描述,倍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