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恒的神情表現很誠懇,但說的話卻是氣勢洶洶的,引得不少公司的人看過來。
周圍傳來嗤嗤的竊笑聲以及看好戲的眼神。
在場的,除了招標方的政府人員,其他的都可以算得上是競爭對手,他們對嘉谷的觀感不一,也并不全都是敵視和輕視。但是,當栗田工業的加藤恒挑釁齊政和嘉谷集團的時候,他們又免不了幸災樂禍。
齊政對加藤恒的挑釁有點驚訝,但很快就反應過來。
水處理行業是個有意思的行業。
說重要吧,當然是很重要,畢竟水是生命之源,隨著人類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需要更干凈更健康的水資源,理論上,這個市場是空前大的。
但這個行業又兼具公益性,且需要大投資,一般國家或政府對“環保”嘴上喊得痛快,但說起投資,一個個頭像是撥浪鼓似的——沒錢,啥都是虛的。水只要沒毒,清一點濁一點又不會死人。
中國成為有數的既開始重視環保問題,又有錢投入的國家,無論是對哪個水務巨頭來說,都是一塊肥肉。
栗田工業意欲加大投資是合情合理的。
但相比與活躍在中國市場的幾大世界水務巨頭,如威立雅、蘇伊士、泰晤士水務集團等,栗田工業顯得知名度不夠;相比與中國本土的水務企業,栗田工業又顯得關系渠道不夠。
齊政能理解加藤恒找一塊墊腳石踩上一腳以揚名的心情,畢竟,從現場的企業來看,名氣夠大但在水務行業內只能算菜鳥的嘉谷,著實是一塊完美的“墊腳石”。
但能理解,不代表著能諒解。
齊政本來對這個項目并沒有勢在必得的心思,但都被踩到頭上了,卻是不能灰溜溜的走掉了。
想到此處,他臉色一板,無視周邊各種意味不明的目光,昂首道:“既然嘉谷受到了邀請,就意味著嘉谷有資格與貴司同臺競標,不勞加藤先生操心了。”
加藤恒只當齊政嘴硬,“哼”的一聲,道:“這次競標的要求可不低,嘉谷技術上能滿足才好;又或者,嘉谷想找個合作者?我們栗田工業倒是不錯的合作者……”
這次鄂省的“大型水體污染治理工程”要求確實很高,不僅僅是要求廢水處理,還要求水質至少達到Ⅲ類或以上,關鍵是時間要求得也很緊張,這對于競標企業的水環境綜合整治能力要求很高。
說實話,加藤恒還真的不覺得嘉谷能以一己之力順利完成。
可惜,齊政早就打定了主意,要在今天反踩回去,又哪會謙讓,起身即道:“不需要,說到水處理技術,我們集團的確是開發了一些副產品。”
“你說我們啤酒釀造釀得好,再正確不過了。啤酒歸根到底是一種飲品,因此,其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原料來自于鮮活、純凈的水。為此,我們集團旗下的啤酒廠,在污水治理方面,如果不達到國家規定的Ⅰ類水質標準,是絕不允許排放的。事實上,如果你細看,就會發現,我們在各地啤酒廠的水源,清澈、純潔,優于任何國際標準,甚至只需要基本的三級處理即可,讓清源啤酒在釀造起點就已經處于優勢——這也有賴于我們對啤酒廠周邊水環境的治理……”
“副產品”這個詞,灼燒著加藤恒等水務巨頭負責人的臉面。
但是,前有清源啤酒暢銷全球,后有清源啤酒被提名“中國質量獎”,清源啤酒在污水處理上表現突出幾乎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