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公司高管各懷心思之時,中石油的馬奎副總看著油畫般的柳枝稷基地以及被圍起來的齊政,卻是千思萬緒。
作為大央企的實權派高管,他自有驕傲,很少會佩服某個人或某家企業。
雖然很多人說起國企,都是壟斷資源、享受政策、效率低下;哪怕一些國企很賺錢了,但也不令人佩服,因為國企賺錢也不是憑真本事,憑的是政策優勢……巴拉巴拉的。
馬奎向來是無視這種聲音的。
你們只看到了享受政策優勢,怎么不說說國企除了繳稅,利潤還要上繳國家財政?怎么不說說國企承擔的額外社會責任?
哦,你說作出這點貢獻是理所應當的,但要知道,企業都運用資源,國企與別的企業都一樣。換言之,資源不由國企運用,即為別的企業運用。由國企用,產生稅收、上繳利潤和就業;由別的企業用,產生稅收和就業。難道沒有國企,資源就一定會利用得更好?
無論哪種所有制的企業,都有生生死死;體量大了,都可能產生**,都要占用大量資源,都可能壟斷行情、欺詐背信等等——微軟不見得比國企少幾分官僚之氣,谷歌也不見得比國企多幾分節操。
但是,在高原上修鐵路,在地廣人稀的地方建基站,在深山險澗間拉電線……這些肯定不會是谷歌微軟之流會做的。
當然,馬奎也承認,國企需要變得更好。但如果全部企業都只考慮賺錢而不考慮其它,人們就可能連水電氣都用不起,也難得在西沙也有電話打,在青藏高原也有高速公路跑。
然而,馬奎對于嘉谷這家公司,對于齊政這個人,觀感卻是很不一樣的。
如果說,國企是享受了政策優勢從而需要承擔額外社會責任,被坊間稱為“最像國企之民企”的嘉谷,則是在走完全不同的一條道路——通過技術變革,推動行業進步,還讓更多人有了創造財富的機會。
縱觀歷史,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劃時代的變革,總會創造出新的行業、產品及服務,因而會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馬奎覺得,嘉谷在新興生物技術領域的成就,值得同樣的褒獎。
中石油與嘉谷集團的交集,是從嘉谷的超級麻瘋樹能源項目合作開始的。
雖然沒有像“嘉豆13號”那樣過多的報道和關注,但嘉谷的超級麻瘋樹,卻可能是改變人類能量獲取方式的浩大工程的一個開端。
從三年前開始,中石油與嘉谷在晉省建設的麻瘋樹能源林基地,迄今為止已經超過了一百萬畝。最早建設的能源林,已經進入盛果期,“平均畝產六百多公斤”、“出油率平均高達80%”、“煉1噸生物柴油的成本比利用其他所有生物資源都要低”,嘉谷所承諾的,都已經變為了現實。
同樣是類似塑化柳枝稷的黑科技,嘉谷的超級麻瘋樹通過接種特殊的菌根真菌,能分解煤渣作為營養,在廢棄煤礦區“化煤炭為生物能源”……據他所知,晉省以及國家能源局已經啟動對兩家共建的麻瘋樹能源林基地的全面考察工作,為將晉省建成新興生物能源之都而作論證。
屆時,按照麻瘋樹能源林基地的經驗,晉省因煤改以及煤炭行業黃金期終結而失業的大批煤礦工人,將找到一條新出路。
因此,當其他人還在懷疑嘉谷環保的解塑菌以及能長塑料的植物的真實性之時,馬奎是篤定了嘉谷將再創神奇。
因為這就是嘉谷之路——將一些過去用途及價值幾近為零的植物品種,馴化為用途廣泛、增值潛力巨大的重要原材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