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了身份的裴勝見狀,干脆破罐破摔,帶著副手小武和被安排的向導,跟了上去。
……
兩漠水庫總面積214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水位高程190米,總庫容800億立方米,兩面依雅布賴山而建,遠遠望去,碧波萬頃,水天一色。
這樣大的水庫,而且又修建在沙漠中,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也是國內庫容量最大的人工水庫,當之無愧的“瀚海明珠”。
站在壩上俯瞰整個水庫景區,天光漠色,都蘊含在水光波影之中。當然,現在最吸引人們眼球的,是那緩緩開啟的放水閘門。
波濤洶涌的水流從閘門中奔流而出,沿著東線水道,穿過騰格里沙漠,繞過賀蘭山脈,滾滾輸入黃河。
當兩漠水庫工程總工程師宣布“東線順利通水”,雷鳴般的掌聲響起來,而且久久不息。
裴勝站在后方,看到嘉谷董事長齊政,看到國家水利部領導,看到黃河上游的肅、寧、蒙幾省領導,看到媒體記者,看到施工工人,看到嘉谷員工,看到游客們……或興奮,或熱切,都在用力鼓掌。
就連他身邊的小武,也情不自禁地將手拍得通紅。
他知道他們為何振奮。
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振奮!
僅為全國河川徑流量2%的黃河,卻承擔著全國15%的耕地面積、12%的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及中原油田、勝利油田的供水任務,負擔太重太重了。
黃河每年向流域外輸送的水就有100億立方米,基本上是可用水總量的三分之一,遠超其他河流的域外供水量,但調進來的水卻很少。
最新的水資源調查顯示,黃河天然徑流量已不足500億立方米——目前黃河的水資源開發已經達到了極限,如果用水量再增加,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后果。
但用水量是勢必增加的。
其中尤以黃河上游的肅寧蒙三省最為迫切。
按照國家要求,黃河中上游多個省區都在布局高耗水的工業基地,譬如蒙省煤化工基地、寧東能源基地、陜北能源工業基地以及晉省煤電基地等,這些產業都集中在黃河沿岸城市,工業用水全靠黃河。
兩漠水庫東線工程每年最多可向黃河輸送100億立方米的水,相當于兩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調水量——這是黃河徑流量近二十年來首次不降反增的最大希望,也是黃河沿岸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推力。
裴勝的內心也有些觸動,他很難不為這個利國利民的超級工程振奮;但是如果他認可了這一點,意味著他此行極有可能無功而返。
于是,在一片喧囂之際,裴勝選擇了眼不見為凈。
他拉了拉副手小武,低聲道:“我們走。”
旁邊的向導一臉詫異:“裴記者,您不過去做些采訪嗎?”
裴勝扯扯嘴角,道:“這邊同行太多了,我不如找找其他素材。”
向導恍然,一臉“我理解”的表情。
“如果可以,我想到綠洲里去看看。”緊接著,裴勝又來了一句。
早就得到了魏明交代的向導從善如流:“沒問題,我這就帶您去。”
三人走下水庫大壩,向東而行。
向導還不知道從哪里牽來三頭駱駝,建議騎駱駝前行,裴勝倒也欣然同意。
駱駝很溫順,都是蹲著的,裴勝和小武在向導的指導下小心翼翼地坐上去,駱駝再站起來,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