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勝卻轉過頭來,道:“有必要嗎?”
“嗯?”
“我是說,花這么大工夫,將沙漠變耕地,有必要嗎?將東部荒置的土地利用起來,盤活現有耕地存量,不是更實在嗎?”裴勝瞇眼問道。
“裴記者,你知道美國農業的休耕輪耕嗎?”出乎意料的,向導拋出了這個問題。
“我知道。”裴勝點點頭。
“嗯,像美國中部的玉米、大豆種植帶,大片的土地顯得很原生態,沒有特別發達的排灌設施,主要靠自然降水,但周圍丘陵環繞,樹林茂密,耕地和生態渾然一體,這是他們輪作休耕的結果……”
“你去過美國?”小武忍不住好奇問道。
向導失笑:“我沒去過,這是培訓中通過看美國紀錄片看到的。”
“說正題呢!”裴勝惡狠狠地瞪了小武一眼。
向導輕咳一聲,回到正題:“你們應該知道的,得不到休耕的土地,土地肥力下降,不得不過量使用化肥,而過量施用化肥的土地,板結硬化,持久下去這塊地在若干年以后就會變成不適合耕種的土地。就算我們嘉谷采用的生態種植模式,也不是說土地就不需要休息了。”
“但我國畢竟不是狗大戶的老美,18億畝的耕地紅線,很難讓耕地得到休息。”他看著裴勝,語氣平和道:“在我們嘉谷看來,沙漠變綠洲的意義不在于它能產出多少作物,而在于它的后備耕地屬性。我們改造出一千萬畝耕地,東部就能讓一千萬畝耕地喘一口氣;我們改造出一億畝耕地,就能讓東部一億畝耕地輪流休息。”
裴勝一時語結,他怎么也沒想到,嘉谷人會從這個方向來闡述沙漠治理開發的必要性。
對方不從糧食需求解釋,反而讓裴勝準備的糧食過剩的反駁理由都說不出口了。
耳邊是兩人的對話:
“這是你們培訓的內容?”
“嗯,是這個道理不是?”
“呃,聽起來是這個理……”
是有點道理……啊呸,有理也是歪理。
不等裴勝想到反駁的理由,就見向導頻頻看表。
小武不由問道:“你是時間不方便嗎?”
“呃,倒也不是,不過我們最好現在返回營地。”
裴勝聞言,精神一振,有情況!
他是不想讓我繼續往前走了?是前面有什么不方便示人的?我是不是該強硬的反對呢?
裴勝內心差點上演了一集“碟中諜”劇場版,就聽到小伙子憨憨道:“飯點快到了,為了慶祝兩漠水庫東線工程通水,食堂準備了美食加餐,我們最好早點回去。”
裴勝目瞪口呆。
就這?就為這?就為了吃?你丫的是餓死鬼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