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都在大肆報道“兩漠水庫東線工程順利通水”的新聞之際,一篇《嘉谷也開始崇洋媚外了》的報道橫空出世,奪走了不少熱度。
現在這個時代不同十多年前,大多數民眾每天能夠接觸到的媒體,數不勝數。如果不是能戳中民眾爽點或淚點的新聞,甚至不會引起一絲波瀾。
但是這篇關于嘉谷的報道,注定不會悄無聲息。
作為一家占據了民眾小半食譜的企業,嘉谷的一言一行經常被擱在了放大鏡下,只不過,以往幾乎都是正面形象。
而這一次從標題就透出濃濃的不友好氣息的報道,讓不少人“耳目一新”。
報道開頭對嘉谷培育的肉牛品種“三秦牛”極盡夸獎——如果不看標題只看開頭,肯定以為又是對嘉谷吹的彩虹屁。
然而后面話語一轉,“遺憾的是,這樣的頂級牛肉,在國內注定是沒法享受得到的,因為迄今為止,‘三秦牛’只投放海外市場……”
報道中有當時嘉谷與沙特方簽約的新聞,還有中東美食評論家對三秦牛牛肉的極高評價:你們評判一份牛肉的時候,不能以它的國籍作為評判標準,你們要了解它的產地,以它的口感來判斷它的等級。關于中國三秦牛牛肉的評價,我想說,這毫無疑問是世界頂級的牛肉——這不是我的夸張溢美,如果你們像我一樣,對中國三秦牛牛肉的了解再多一些,你們就會為之沉迷……
報道的最后,還用無比遺憾的語氣感慨:“曾經的嘉谷是反崇洋媚外的先鋒,現在的嘉谷,終究也選擇了向錢看……”
嘉谷,與“崇洋媚外”聯系在一起?
很多人是不信的。
外國人重金求嘉谷牛奶而不得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這樣的嘉谷,會墮落得這么快?
但網上很快就有人翻墻扒拉出中東美食評論家的個人網站,印證了報道的真實性。
一時間,網上熱鬧得無以復加。
“合著嘉谷也欺負自己人了?”
“也就是說,我想吃國內最好的牛肉,要跑到中東去?”
“有了自己的世界級頂尖牛肉,我挺欣慰;但嘉谷的選擇,我很心碎……”
“呵呵,這就是民族的驕傲?”
“……”
有些人是真的痛心,但助推網上輿論洶涌之勢的,依然是無處不在的噴子。
網絡噴子這種生物,在現實里或許跟正常人沒什么區別,但在網上,喜歡通過各種負能量來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對方的痛苦之上。
樹大招風,嘉谷這棵樹太大,對于噴子來說,越是強大的存在,越是希望能看到它的倒閉。在噴嘉谷的時候,他們的內心其實在說,“這個墮落的對象值得我去貶低”——盡管他們可能還喝著嘉谷牛奶和啤酒,吃著嘉谷大米和食用油。
幾乎所有大型品牌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嘉谷并不是特例。
然而,大型品牌之所以能成為大型品牌,就在于它們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各方面的能力都經得起考驗,包括公關能力。
嘉谷公關部并沒有找什么水軍,也沒有面紅耳赤地反駁媒體的報道,甚至沒有召開發布會解釋,只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官方微博、官網上公布了一份數據——
“……嘉谷對阿拉鄯盟騰格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的治理,共治理開發了600多萬畝初步具備農業耕作條件的綠洲;而截止去年,共投入資金210多億元——其中國家補貼資金24億(包括沙漠治理以及三十年的管護費等);國家銀行貼息貸款50億;與國投集團聯合成立的阿拉鄯沙漠基建基金39億元;嘉谷自行投資97億元……”
“收入方面,同樣是截止去年,最大的一筆就是綠洲出產的三秦牛的海外訂單,先是一份價值5億美元的牛肉貿易協議,后面沙特方又追加了5億美元的訂單,合計10億美元;其次是嘉谷沙漠風電場與兩漠水庫工程施工方的電力貿易,不到10億元人民幣;除此以外的收入幾乎可以忽略……”
嘉谷沒有辯解什么,但一切盡在不言中。
好多網友想說點什么,可是突然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