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自信地將資料遞給總編,道:“我跟著裴哥走訪了嘉谷不少部門,收集了不少有用的資料……”
小武是一個有理想的記者,他是不會一直給裴勝當副手的。不過,要想獨當一面,他要有出彩的報道,才有選擇的機會。
不同于裴勝,他是挺喜歡嘉谷的,而且這種喜歡隨著對其的了解加深,逐漸變成了崇拜。
所以在走訪過程中,裴勝只關注黑料,他則將嘉谷出彩的地方都記錄了下來。
作為一名記者,哪怕是菜鳥記者,小武覺得,嘉谷身上可挖掘的亮點實在是太多了。
如何在最傳統的農業領域,從一家偏居一隅的小小民營公司,躍居農業領域的世界領先企業,嘉谷的成長奇跡令無數人關注。
小武的總結是,嘉谷快速成長的兩大秘密,一是尊重技術的力量——嘉谷實驗室至今仍是國內最大的生物研究實驗室;二是結成公司與員工的利益與命運共同體——嘉谷體系內大規模的員工激勵分紅,還有與合作社的合股分紅,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他認為,正是憑借著這兩點,在國內食品安全問題頻出——這個所有國家在快速發展階段都會經歷的問題,農業及相關行業的公司感受到森森的市場寒意之時,嘉谷得以異軍突起。
依靠成本優勢以及優于所有競爭對手的品控,一邊開疆破土,一邊技術積累;外部環境越是惡劣,競爭越是慘烈,嘉谷的優勢越是明顯。
同樣的道路還被復制到海外——在國內積累的優勢足夠大后,嘉谷從五年前擺開了海外業務進攻的姿態,在海外發出了猛烈攻擊的炮火聲……
總編看著小武整理的資料,不自覺地點頭。
小武微不可察地露出笑容,立刻抿著嘴,免得干擾到了總編大佬。
總編將資料全部看完,沉吟起來。
目光瞥到站立的小武,輕咳一聲,笑道:“我記得你叫武鐳是吧,來,坐下來聊。”
“您叫我小武就行。”武鐳童鞋差點熱淚盈眶,他終于有大名了。
總編頷首道:“嗯,小武,你收集的資料不錯,但對于一篇報道來說,內容似乎有些太多了。”
武鐳興奮的略微提高了聲音,道:“我是覺得,可以做成系列報道。”
“系列報道?”
“對,我看了其他媒體對嘉谷的報道,多是集中在某一條方面單獨報道。但您也看到了,嘉谷崛起的因素,是表現在方方面面的。從來沒有人做過系列報道,全方位闡述嘉谷成功的原因。”
總編卻沒有馬上同意。
系列報道,意味著將占據不止一個版面,哪怕他是總編,也不好說給就給。
“可以寫成系列報道,但是不能連續發表。先發第一篇,如果反響好的話,后面再給你版面。”最后,總編如此做出決定。
武鐳先是高興,然后眼珠子一轉,忙道:“總編,我是這樣想的,我們不妨從嘉谷的沙漠開發項目上著手。”
“哦?”
“一來,現階段國民對嘉谷的沙漠開發較關注;二來,同樣是長達數年的蟄伏、等待和深耕,然后一舉爆發,嘉谷的沙漠開發,就是嘉谷每一個開拓行動的縮影。我們可以通過穿插報道,讓內容更加豐富。”
總編微微點頭:“想法不錯,但你的內容夠嗎?”
“我還可以再去嘉谷采訪。”武鐳果斷道。
總編眼神一凝:“你不怕被人家打出來?”
武鐳挺胸:“不怕,我有辦法。”
沒有辦法也得說有辦法,他此舉相當于背叛了裴勝,如果不趁此機會出頭,以后的路就不好走了。
“那你去吧。”總編也是爽快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