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營林靠了靠椅背,道:“那你是覺得,嘉谷為什么做出這樣的判斷?難道是拍腦袋想出來的嗎?”
副總很想說嘉谷真是拍腦門想出來的,但他哪能這么說呢,只能期期艾艾的道:“聽說嘉谷有一個戰略事業部,里面有一個部門是情報搜集的。這個部門經常做出一些反大眾化的結論……”
牧原股份也算是與嘉谷體系接觸不短時間了,雖然對嘉谷體系更隱蔽的信息局了解不多。但戰略部每年都招聘一些社會行為分析學之類的專業人士,對情報進行分析探討,也不是什么秘密。
大多數的財團,都有類似的體系,以搜集公開消息為主,再對公開消息進行分析,往往就能得到正確的結論。牧原股份還沒有升華到財團的程度,更不用說專業的情報分析了。
秦營林也知道嘉谷體系的情報收集分析系統,他借此提點道:“正確的結論,必須建立在正確合理的信息基礎上。嘉谷的信息收集,就他們的規模來說,那是遠勝于市場分析師的。我不明白你為何覺得市場上的判斷會比嘉谷的更加可信。”
副總略微有點不服氣,終究是無奈的說:“您說的有道理。”
秦營林搖搖頭:“那是你忽視了一點,嘉谷的防控要求與新聞幾乎是同時傳來的,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嘉谷更早就得到了消息,并做出了預案,人家的信息暢通到這個程度,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副總的面色一凜,再沒有二話。
秦營林卻想得更深:“再說了,拋開提升養豬場生物安全等級帶來的麻煩和成本攀升不說,你知道嘉谷的判斷如果成真,還意味著什么嗎?”
副總從個人情緒中清醒了過來,想了想,肯定道:“意味著機遇。”
“沒錯。”秦營林一拍大腿道:“非洲豬瘟如果蔓延,對于中小散戶來說是悲劇,但對于大型養豬企業來說,帶來的是難得的大機遇。很長一段時間內,散戶不敢養豬,但提前做好準備,有較強抗風險能力的我們敢。市場甚至不需要去搶,只要進去拿就可以了。”
副總也聽得心旌搖蕩,如果真的如此,那必然是牧原股份再上一臺階的絕佳機遇期。
“嘉谷這個合作伙伴,夠勁。”秦營林喃喃自語道:“不過這樣一來,現在就不適合上市了。”
秦營林有些猶豫,牧原已經推遲了一次上市,再來一次,對投資者也是不好交代。
不過,想起嘉谷的判斷,他還是咬咬牙道:“推遲就推遲了,現在的第一要務,是按照嘉谷的要求,提升養豬場防控等級,由你來重點跟進。”
副總馬上應下來:“沒問題。”
秦營林不放心,強調道:“你要親自跟進。你是知道的,嘉谷擁有國內最龐大的能繁母豬群,這在空白的市場機遇期,是何等的大殺器。如果我們的防控沒有做好,后面的分蛋糕是想都別想了。”
副總嘆服,老總就是老總,這進一步想三步,已經有點嘉谷行事風格的神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