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要被“分流”,這就有點蛋疼了。
雖然說嘉谷應該不會浪費人才,但如果不是在養豬場做環保工作,豈不是說,他的豬糞白“玩”了?
小何一手托腮,鼻翕動了動,莫名的有些惆悵。
……
嘉谷農牧海洋牧場板塊負責人陳哲年不知道今年的實習員工中,有這么一位“神人”。
在他眼里,這些有可能是未來集團“大牛小牛”的畢業生們,現在只不過是新鮮柔嫩的小青草,露著誰都可以咬一口的笑臉,帶著懵懂的神色闖入陌生的社會。
這個時候,任何人都可以亮出鋒利的后槽牙,在那細嫩的皮膚上刮啊刮的。
他就在蘇北的專業海藻肥生產基地前迎接眾人,等實習員工們聚攏成一團,才開玩笑似的笑道:“我知道,你們大多數人是沖著公司的‘二師兄們’來的,被‘發配’到這邊,想來心里落差不小吧。”
小何們期期艾艾而笑。
陳哲年嘿嘿的笑兩聲,露出潔白而鋒利的牙齒:“歡迎大家一只腳踏入了嘉谷,但是,如果想要另一只腳也踏入進來,我首先給大家一個忠告:進入嘉谷,你要學會轉變固有的觀念。”
一位小年輕忍不住大膽問道:“怎么轉變?”
陳哲年微微一笑:“這么說吧,你們都是嘉谷農牧的未來,那么,在你們眼中,嘉谷農牧的一頭頭豬意味著什么,肉嗎?”
“小青草們”面面相覷,養豬不是為了肉,難道是為了糞嗎?
但陳哲年仿佛看出了眾人內心的想法,道:“你們看,這就是固有觀念了。所有的產業,它的原料大部分是生成產品,只有一小部分變成廢料,對吧?但是養豬業剛好相反,70%的飼料轉化成豬糞,30%的飼料轉化成豬肉。也就是說,大家忙活了半天,就關心這30%的飼料,不關心那70%的飼料——你們能不能把觀念改變一下,養豬不是為了豬肉,而是為了豬糞。”
現場一靜,實習員工們目光詭異地看向小何。
經過途中的相互交流,“狠人”小何的事跡廣為人知,“玩糞兄”的名號不脛而走。
陳哲年不明所以,打量了面不改色的小何一眼,才繼續道:“一方面我們養豬的豬糞,造成那么嚴重的污染;另外一方面,其實我們的耕地非常瘦,很需要有機質——集團旗下生態農業的發展根本,就依靠有機質的增加。養豬,如果你把觀念一改變,在這樣一個系統里面,豬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生物反應器,它可以產生很多的腐殖質,我們關心的是未轉化的70%飼料的效益,而豬肉白得……這對于養豬業是不是革命性的變化?”
小何也是心里一動,心道:對養豬業是不是革命性的變化不好說,但對于他在集團內的發展前景,絕對是革命性的變化。
而又有人喊道:“但是,這跟我們被‘發配’到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陳哲年笑看著這些年輕的面孔,再次露出鋒利的牙齒,卻沒有直接回答:“各位,我們首先參觀一下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海藻肥生產基地……”
占地超過百萬平方米的海藻提取物和海藻肥料加工制造基地,于去年建成投產,儼然嘉谷體系內最大的有機肥供應源之一。
在這個基地生產的海藻肥,根據作物生長的需要,加入了植物生長能夠迅速吸收的純天然海藻提取物(海藻多糖和海藻寡糖),選擇最佳分子量的多糖與寡糖,打造出最適合各種作物的黃金配比配方優質高效的生態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