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到什么程度?鮮到眉毛都掉了!
一碗小小的象拔蚌粥喝下去,就好像把整個海洋都放進你的胃里去了;清湯鮑魚,清淡中帶著一濃郁的鮮甜,每一口都透著熱騰騰的爽;海參,用牙齒一嗑,就打著滾得往嘴里鉆,每咀嚼一口,鮮味混著特制的醬香味刺激著味蕾;大黃魚,鮮、嫩、滑,食入嘴里的每一口似乎都是有生命力的!
參觀團中不少人是對海鮮格外挑剔的食客,面對這頓海鮮盛宴,竟也挑不出絲毫不是。
甭管是投資者代表,還是專家團成員,都甩開腮幫子,吃撐了還意猶未盡。
也是吃撐了,大部分人的意識才開始回歸。
喝著海鮮湯,繼續讓鮮香在嘴里炸裂的梅總率先在心里嘀咕起來——盡管有剛上岸的鮮活魚鮮美程度更佳的因素在,但嘉谷海洋牧場出產的海鮮明顯鮮美程度不一般!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以為海魚是活的才算是新鮮的,但事實是絕大部分的海魚在離開海水的那一刻起很快就死亡了,能夠活著進入市場的海魚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主要的就是類似石斑魚這種身價高而又生存能力較好的少數品種而已。因此海魚的新鮮與否,更關鍵在于海魚離開海水的時間長短,以及流轉過程中的保鮮是否到位。
剛上岸的鮮活魚肯定比保存了一段時間的魚價值高,甚至是貴幾倍以上。但以他的判斷,嘉谷出產的海魚,只要保鮮到位,比剛上岸的“一般鮮活魚”在鮮美程度上也不遑多讓——這就是一個突出優勢。
另外,他剛才做了一些了解,嘉谷海產在終端市場上的定位,開始從餐廳消費的高檔海水產品轉變為普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家庭消費產品。
這并未降低他的評價。要知道,我國大眾化消費的海水魚,如帶魚、鲅魚(即藍點馬鮫)等,都是來自于捕撈自然漁業資源,而養殖的主要是自然資源較少、經濟價值較高的海水魚種類(如大黃魚、石斑魚、鲆鰈類等)。
在價格方面,傳統的淡水魚消費者會因此覺得養殖海水魚類的價格不太具備優勢,畢竟,動輒五六十元/公斤的價格,一般家庭消費者往往會敬而遠之。
而價格走低,永遠是擴大市場份額的最大利器。嘉谷有把握擴大大眾化消費市場份額,只有一個可能,嘉谷的養殖成本降低了。
養殖單位總成本——這是接下來評估的重點!
梅總在心里默念道。
不止他一個投資人有想法,差點被鮮美到哭的各投資機構代表,都在默默調整評估的目標。
另一方面,相比于投資代表,專家們顯然通過“先吃為敬”看出了更多的東西。
簡單來說,一塊肉的氣質(味),來自于它走過的路,和它吃過的東西。所謂“邁得開腿”、“管不住嘴”,身價就不一樣了。
“邁得開腿”很好理解。日行10000步的散養健美雞,就比日行20步的籠養弱雞要有肉味;每日隨著潮汐在海浪中拼搏的野生海魚,也比每日在網箱里養尊處優,長得膘肥體壯的養殖海魚好吃。
“管不住嘴”也不難理解——對于動物來說,管不住嘴是件好事兒。大部分的動物體內是不能自己合成那些獨特風味物質的,它們主要來源于外部。吃的東西更雜,生成的風味也更豐富,形成的肉味自然也更飽滿、更有層次感。
嘉谷海產的“氣質”,比一般養殖的品種更佳,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生產模式肯定大不同了。我從肉質和味道中可以吃得出來,嘉谷海魚的游動范圍肯定不是局限在網箱里,要不然這網箱也太大了……”
“按照我的經驗,嘉谷海洋牧場的海水潔凈程度,甚至海水的鹽度差別,應該都有所不同……”
“飼料才是關鍵吧,嘉谷應該是開發出了多種養殖專用配合飼料,能提供了精準營養需求參數……等等,老周你不會告訴我,它們吃的是有機食物吧?”
作為最了解嘉谷海洋牧場內幕的專家,周院士在飯后瞬間被問題淹沒了。
周院士瞥了一眼對面微微皺眉,一言不發的葛院士,瞇眼笑道:“急什么呀,明天你們就能自己揭開謎底了,今晚先好好休息吧。”
一眾專家怒目以對,恨不得將這個吊人胃口的家伙胖揍一頓。
也就一頓飯的工夫,無論是投資機構代表,還是專家們,都把期待拔至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