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灣是真的肉眼可見的變得興旺起來!
首先是呼嘯而至的青鱗小沙丁魚群。
青鱗小沙丁魚為國內近海港灣常見中、上層小型魚類,越冬場位于濟州島和五島之間,隨著溫度上升,感受到萊州灣“深情的呼喚”的青鱗小沙丁魚群,一批批由南向西北進行生殖洄游,穿越渤海海峽,進入萊州灣產卵并索餌。
進入萊州灣,尤其是進入嘉谷海洋牧場范圍,青鱗小沙丁魚群樂了,這是什么天堂所在——繁多的海草床提供了產卵的“避難所”和“安樂窩”;它們不以海草為食,但在這個“海底大食堂”,有爆發的浮游動物,還有底棲多毛類動物;吃膩了“葷食”還可以換換口,附生藻類、懸浮顆粒有機物應有盡有……
如果說這里與天堂的距離,大概就是紛至沓來的捕食者了。
青鱗小沙丁魚群恍若在渤海與黃海東北部海域開辟出一條遷徙道路,各種食肉性大魚一方面同樣感受到靈陣的“呼喚”,一方面跟在青鱗小沙丁魚群后面窮追不舍,準備大吃一頓。
藍點馬鮫魚群緊隨而來。
這是一種肉食性的兇猛魚類,青鱗沙丁魚在它們的食譜上占據著重要地位。從外海越冬場出發的藍點馬鮫魚群,一路追隨這青鱗沙丁魚群的“足跡”,繞過山東半島,義無反顧地向萊州灣進發。
同時“沖出”越冬場的還有黃姑魚魚群,初春一至,就顧路途遙遠,踏上北上生殖洄游之旅,繞過山東高角后,一支游向鴨綠江口一帶,另一支進入渤海,然后,很大一部分進入了萊州灣……
還有帶魚、褐牙鲆、許氏平鲉……或成群結隊,或一路獨行,雖然沿途面臨著漁民的截殺或其他的捕食者,但最終抵達萊州灣的不在少數。
順利抵達萊州灣海洋牧場后,再想走就難了。
只要在海洋牧場里面穿梭幾次,就能吃得很盡興了。民與食為天,魚亦如是。
萊州灣70%的浮游動物以海草為食,甲殼類底棲生物主要進食附生藻類和沉積物中的有機碎屑,小魚捕食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大魚吃小魚……海洋牧場里的種群規模,以大海里千百年來不變的規律在快速增加!
其他人感受可能還不太明顯,但在不時出海去隨機抽查海洋牧場情況的齊政“眼里”,這片日益活躍的海域一目了然。
沒有人比他更及時“目睹”海洋牧場充盈的盛景,也沒有人比他更懂其中的原因所在。
近年來很少有這么密集的應用靈陣了,看著被大大小小的魚群攪和得熱鬧無比的海洋牧場,齊政心里很有一種“這是朕的江山”的暢快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