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用了差不多半分鐘的時間才爬上去,抬起一只前爪嘗試了好幾次,最終還是沒敢踩上去。
劉小天就站在旁邊有些緊張的盯著,兩只手隨時準備接住摔落下來的虎子。
這回,他沒敢說那句“不行就算了”,因為他現在懷疑虎子是不是能特么聽懂這句話。
要是這小玩意兒真的隨了他的性格和脾氣,那以后的訓練當中可就要遭罪了。
訓練嘛,哪有一次成型的?
就拿劉小天在新兵連時的摔擒訓練來說,雖說那項訓練更多的是為了增加觀賞型,在一些匯報考核的時候當成一種表演來展示,格斗雙方的招式也都是設計好的,被摔擒的一方也主要是配合動作,但是訓練的時候磕磕碰碰也是免不了的。
哪怕就是很多人眼中毫無難度的三種匍匐前進,也足足磨掉了他兩條前臂的三層皮。
戰術動作看似簡單,實則都是有嚴格要求的。
姿勢、高度、速度等等都必須要規范,差一丁點兒都不行。
匍匐前進的戰術動作,那是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被子彈擊中的可能的,站要是打起仗來,讓那些認為這就是在地上爬的人上去試試看?怕是剛出戰壕就得被打成篩子。
訓練的前提是為了實戰,因此想要練好每一項技能,需要付出的自然也就很多。
這個道理放在軍犬身上也是一樣,它們不摔疼幾次,怎么能知道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劉小天的確一直在準備著接住摔落的虎子,但有個前提,必須是小家伙完全失去自我保護意識,徑直大頭朝下摔落的情況下,他才會伸手去接。
要不然,他就打算讓虎子感受一下被摔疼的滋味兒,下一次也好長點兒記性。
在訓導員的培訓資料里面,劉小天知道有這么一項訓練,目的就是教會軍犬學會規避風險。
幼犬時期,尤其是剛剛開始接觸各項訓練科目的時候,做些保護是為了避免幼犬因為疼痛而對某一項訓練科目產生恐懼心理,但是在其八到十個月之后,訓導員會刻意在訓練中給它們“制造”一些小意外,讓它們認識到失誤的代價。
而劉小天,現在就打算用這樣的方式來訓練虎子。
當然,這是他根據虎子剛剛表現出來的那種性格才臨時決定的。
這么好勝的小家伙,如果用常規的方式訓練,反而容易埋沒了它。
雖然,到現在為止虎子還沒敢真正把一只小爪子踩在鋼絲上。
不得不說,劉小天此刻緊張的手心都出汗了。
他很擔心這次如果失敗之后虎子會對這個訓練項目產生恐懼,但是又想趁這次機會讓它嘗試一下。
成不成功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家伙這次是自己上來的。
與其他帶有誘導成分的訓練方式相比,如果這次成功了,那么以后在其他訓練項目上,虎子也會比其他幼犬更具優勢。
這也算是在培養它的訓練興趣和意識。
一次、兩次、三次……十次、十一次……
劉小天認真的數著虎子用小爪子試探著觸碰其中一根鋼絲的次數,直到第二十一次,小家伙終于把那只爪子踩在了那根鋼絲上。
下一秒,那根鋼絲就出現了晃動。
劉小天手疾,一伸手就把虎子給抱了下來。
他要的,就是虎子這種在沒有訓導員進行引導的情況下憑借自身勇氣的邁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