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受到嘉獎的戰士和軍犬,全都是前段時間參加了那次救援的。
只是,事先沒有通知任何一個單位。
甚至,有些戰士上臺領獎的時候,身上穿的還是作訓服。
別說這些戰士們,就連各個軍犬大隊的大隊長們,這會兒也全都是一臉懵。
誰都猜不到總隊領導這是要弄哪樣,加上剛剛那個挨了罵的,這會兒還真有那么一點兒人人自危的感覺。
開啥玩笑?萬一首長罵到自己頭上呢?
軍犬大隊的工作,誰敢說自己沒有過半點兒紕漏?
別的不說,幼犬因照顧不當夭折的,有沒有?成犬因生病沒能及時得到治療而死亡的,有沒有?
誰敢說沒有?
那叫一個軍犬大隊,哪個大隊沒有上百條以上的犬?
雖說每條犬都有自己的訓導員,但是對于初生的幼犬和軍犬的身體狀況,他們也根本做不到能面面俱到。
畢竟,人不是機器,很多時候只能看到表面上的現象。
而那些犬又不會說話,而且由于對自己訓導員的親近,即便是它們的身體不是太舒服的時候,一旦看到自己的訓導員,也會盡量表現的很活潑。
可憐的是,它們的目的,只是單純的為了討好。
在犬的生命當中,可能更多的,就是等待。
寵物犬還好,主人休息、下班、心情好的時候,都是它們最快樂的時候。
它們會得到很好的照顧、美味的食物和主人的寵愛。
可是軍犬呢?
它們的生命中,最多的不是等待,而是訓練。
而且為了訓練效果,往往在它們出現在訓練中撒嬌、調皮、不聽話的現象時,除了會受到一些小小的懲罰之外,還要被訓導員冷落。
并不是訓導員從心底里想要這樣做,而是一種方式和手段。
犬在興奮的時候,的確會出現不聽話、不服從的行為,軍犬也是一樣。
而每當這個時候,訓導員除了要給它們一點兒小小的懲戒之外,還要刻意的去冷落它們,讓它們在短時間內安靜下來。
就像那些“人來瘋”的小孩子一樣,一見沒人理自己,他們也就漸漸安靜下來了。
軍犬,也是這樣。
接著,它們就要繼續訓練,漸漸的將一種“只有好好完成訓練才能被喜歡”的意識深深的刻在腦海中。
在劉小天所在的軍犬大隊就流傳著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條十一歲才退役的軍犬。
退役后,它被送到了指定的地方生活,但好在那個地方距離它服役時的軍犬大隊很近,大約只有二十里的路程。
而它的訓導員,在它被送到那里之后長達半年的時間里,幾乎每天訓練結束之后都會騎著自行車跑過去看它,陪它玩耍。
說起來,它應該是所有退役軍犬當中最開心、最快樂的一個了。
可惜,好景不長,它的訓導員在半年之后的一次意外當中離開了這個世界。
從那天開始,它突然就變的沉默了。
而且,飼養員發現,它每天除了少量的進食和飲水之外,其余時間都在不斷的重復著一個同鄉的動作,就是趴在地上,把兩只前爪捂在自己的眼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