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小時之后,救援隊終于趕到了指定位置。
沒辦法,越往前,路越難走,卡車到最后只能開到四五十公里的時速,根本提不起來。
就這樣,也只能勉強到達受災最輕的那個村子附近,再難向前半步。
車子剛停穩,對講機里面就傳出了郝震的命令:
“所有人下車!救援隊立即準備救援工具,所有皮筏艇充氣,所有訓導員攜軍犬準備搜救!”
其實,在水災面前,救援犬的作用還真是十分有限。
氣味這個東西,最怕的就是水。
在水流的掩蓋下,這些軍犬也很難嗅到氣味。
帶它們來,更多的作用是在一些戰士們無法實施的救援時,讓這些小家伙們代替救援戰士完成救援。
比如,在湍急的水流當中帶著安全繩橫渡到存在被困者的位置,搭建一條救生索。
劉小天剛一下車,就被眼前的一幕給鎮住了。
在他的預想當中,這一次的救援最多也就是趟趟水、背一背老弱婦孺,就像電視里面見過的那樣。
可是現在,在他眼前出現的,完全就是一片白茫茫的睡眠,放眼望去,只能看到一個個屋頂,而且還要是那種建的比較高的房子。
至于那些以土坯建成的房子,這會兒基本上都已經被泡倒、沖塌了。
離著還有幾百上千米,睡眠就已經沒到了他的小腿,要是再往前,不超過三百米,肯定就要沒頂。
而且,水面竟然還有上漲的趨勢,救援工作迫在眉睫。
更重要的是,他們這些戰士總不能游泳過去吧?
就算水性再好,在這種情況下下水,那危險系數也是極高的。
畢竟眼前的水不是河,不僅渾濁,而且水面下可能存在各種看不見的危險。
斷掉的樹枝、石塊、倒塌的房屋,甚至還可能存在沒來得及斷電的電線……
隨便碰上哪一樣,那都會在頃刻之間帶走他們的生命!
就連作為指揮員的郝震,這會兒都有點兒懵。
他扭頭看了看羅建國,喃喃的問道:
“咱們有多少皮筏艇?”
羅建國咽了口唾沫,聲音干澀的說:
“九個。”
九個皮筏艇,在這個時候跟沒有的區別僅僅在于------聊勝于無。
嗯,就是聊勝于無。
一個皮筏艇最多也就能承載十個人上下,要是坐上去十名救援戰士,那還咋轉移群眾?
要是坐兩個人,那剩下的就在這兒這么眼巴巴的看著?
好在,在經過了短暫的驚愕之后,羅建國率先醒悟過來,轉身朝一個個愣愣的看著茫茫水面發呆的戰士們命令道:
“所有人,立即去砍樹,挑小腿粗細的,回來先扎木筏!”
雖然知道在這樣倉促的之間內根本來不及制成足夠的木筏,而且用樹木制成的木筏在水深不足的地方根本浮不起來,但也總好過一個個大眼兒瞪小眼兒的在這兒看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