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還望檀越高抬貴手,放過劣徒,貧僧不勝感激。”一道穿著僧袍的半透明身影浮于空中,雙手合十、低眉順眼道。
林天恒雖未見過這個老僧,卻也能夠通過他的話輕松推斷出,他便是苦老之師,天人境高手無渡神僧。
在大摩寺之中,只有天人可稱神僧,而這無渡神僧,則是“無”字輩神僧中最為出名的一人,自小便展露出過人的天賦,不僅武學資質高絕,于佛法一道也有自己獨特的感悟,用上一輩神僧的話來說,就是頗具佛性,生來便與佛有緣,就算稱一句佛子恐怕也不為過。
或許是因為在寺中廣受追捧,無渡初出江湖之時可是頗為張狂,與他佛子之稱絲毫不符,甚至以其法號為本,喊出了無人不可度的口號。
至于無渡的度化方式可以說是非常的簡單粗暴,憑著他高深的武學修為以及大摩寺的名頭,肆意將一些兇惡之徒抓起來,集中在一起強行進行不間斷的洗腦式度化,其基本形式便是聽無渡誦經。
一開始,這些兇徒并沒覺得有什么,不就是聽人念經嗎,有什么好怕的。
后來,他們才發現無渡的可怕,因為他本該包含無盡佛性的誦經聲,好似有一種奇異的魔力或者說魔性,讓人一聽就頭痛難忍。
尤其是當無渡成就宗師,可以使用精神力之后,這種痛苦就變成了肉身和精神的雙重折磨,以至于有些窮兇極惡之徒都受不了這種精神摧殘,進而選擇自斷心脈而亡。
無渡這種洗腦式的度化確實有些作用,可能是再也不想被他折磨,除了一些精神失常的武者外,大多數兇徒都選擇了改過自新。
待到無渡晉入大宗師之后,不知為何他便忽然停止了這項度化活動,進而潛心修武,終成一代神僧。
以上,便是林天恒闖蕩江湖之時,聽到的一些傳聞,至于其中幾分是真幾分是假,他也難以分辯,至于無渡為何忽然停止度化,江湖中更是沒人知曉。
不過林天恒知道的是,這種唐僧式說教可能真的有點作用,光煩都能給人煩死,更別提還夾雜著精神力襲擾,就是耳聾之人也躲不過這種侵襲。
能夠十年如一日地誦經度化惡人,無渡這份堅持便足以令人刮目相看,唯一為人所詬病,只有他時不時露出的狂態,只要是他認準的惡人,他便一定會將其抓住,哪怕其中確實存在一些冤假錯案,而且他的手段也很酷烈,動輒便將人重創,致殘者也是數不勝數。
林天恒很難將傳言中的無渡和面前這道慈祥的虛影聯系在一起,不過人總是會變的,或者正是因為無渡的心境變得平和,他才放棄了誦經超度惡人這一偉業。
“想不到你無渡還蠻看重他這徒弟的。”林天恒掃了一眼渾身發顫的苦老禪師。
林天恒并沒有跟無渡的虛影對話,因為根本無法與之對話,這只是無渡的一道元神之力顯化,并不具備聯系其本體的功能。
想必是林天恒的研究,觸動了無渡的布置,這道虛影才會顯化出來,它存在的唯一作用便是在危難之時為弟子求情。
至于對法答不答應,那就不是無渡能夠控制的了,他也算是盡人事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