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系,我掏錢,你不用管。”
王衡說得有些霸道,似乎有些不講理的感覺。但這種表現看在裴寧樂眼里,卻略微有些出乎意料的魅力。
在她印象里,王衡一直都是個溫和的男生,而如今展現出的這一面……總之也不討厭就是了。
葉尋卻擔憂道:“可是你的錢夠嗎?上上個月開始我就沒給你輔導費了啊。”
“哦對了,你還不知道,”王衡微笑道,“我之前幫別人理財炒比特幣,再加上自己也投了點進去,結果賺了一些錢。所以你肯定是不需要擔心我錢不夠的。”
“比特幣?”葉尋不由愕然。
“對,大概幾十萬……”
王衡還在繼續解釋,而裴寧樂不禁暗暗竊喜。
看,他是先告訴自己再告訴葉尋的,這說明了什么?
————
在聽到那首歌之前,嚴星洲就收到了對方的轉賬,整整一千元。
看到那條轉賬短信的瞬間,他就開始構思了——就算對方要推的那首歌實在不行,自己也要找出能夸的點,這就是專業素養!
然后,點開經紀人王衡發來的鏈接,嚴星洲開始聽這首《迷途》。
“編曲很簡單嘛,往好里說……極簡?”
前奏剛剛開始,嚴星洲就已經試著找好話了。可是過了幾秒,當那少女的嗓音響起之時,剛剛找的好詞他就頓時忘了。
“這嗓子,這聲音……”
幾分鐘后,一曲播放完畢,而嚴星洲看著電腦屏幕里空白的文檔,忽然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
在聽音樂之前,他其實已經想好了開頭,可是現在仔細想想,那種俗套的開頭怎么能形容這么好的嗓子?
沒錯,關鍵就是嗓子。在他看來,這首歌的編曲實在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是簡陋。旋律還算流暢,但也說不上多么驚艷。歌詞不錯,只是有些詞句略顯生澀。整首歌來說算不上出眾,但配上這個嗓音就非常出彩,好聽極了。
他忽然靈機一動,找到了落筆的角度。
【所謂的好聽,是一種主觀評判標準,就像有的人喜歡海鮮,而有的人敬謝不敏。音樂也是一樣,什么樣的嗓音是好聽的嗓音,不同的人也會給出不同的觀點。但我不得不說,就在今天,一個難以形容的嗓音,擊中了我心中最柔軟的那部分……】
就這樣,嚴星洲以個人主觀感受為切入點,先寫自己聽這首歌的感覺,把這個名為裴寧樂的歌手的嗓音大夸了一遍。
但光是這樣肯定不行,畢竟前幾篇文章都是分析了音樂性的,這一篇全然不提肯定說不過去。
于是,夸完了嗓音之后,他終于開始討論歌曲的創作:
【無論是詞曲創作,還是伴奏編曲,其實都無法擺脫一個關鍵點,那就是作為一首歌,它的靈魂是什么。在搖滾音樂里,主唱的嗓音往往只是一種樂器,并不比貝斯和鼓重要到哪里去,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摒棄人聲的后搖也可以形成浪潮。】
【但流行音樂不一樣,核心永遠是人聲。正因為人聲才是核心,所以詞曲編曲都必須圍繞著歌手的嗓子服務。而這首歌,就是個絕佳的范例……】
居然夸出這樣的新角度,嚴星洲簡直要對自己五體投地了。再看看一千塊的預付款,他更是動力十足。
啥?文人風骨?那是什么東西?能吃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