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是大數據時代,按照楊忠杰的想法,隨著產品量產、投放增加。
青桔單車創造出的大量數據,能給摩拜未來的技術發展,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間。
鎂團之所以搶在滴滴前面收購摩拜,不就是看重摩拜出行大數據的潛力。
那龐大的出行數據,才是他們最眼饞的地方。
滴滴當時就是已經有了自家的單車公司,才對收購摩拜有些疑慮,最終讓鎂團完成收購。
當時滴滴是打算拉著軟銀一起給摩拜注資。
鎂團則是直接收購,兩種選擇,各有利弊。
陳東成深知共享單車的火坑。
完全是打著集中力量炒作,然后將青桔單車賣身的算盤。
兩個技術大牛一頓交流,基本上將青桔單車的一些問題全都完善的差不多。
沈超打算在鵬城多住幾天,把模型徹底完善了再走。
陳東成二話不說,直接在朗廷安排總統套,面子給足了沈超。
沈超這才注意到陳東成,之前陳東成一直沒介紹自己身份,沈超還以為只是青桔科技的一個高管。
晚上在唐閣,沈超幾杯酒下肚。
豪爽的一面展現出來,跟丁寶山喝的稱兄道弟。
沈超忽然說起代工廠的事:“你們打算什么時候找廠家生產,我估計很難有廠家愿意接你們的訂單,四年的質保要求,沒哪個廠子敢答應。”
陳東成笑著說:“四年質保就是個噱頭,說出去能拉開我們和競爭對手的差距。”
畢竟ofo小黃車才收99的押金。
要是不把自己說的高大上一點,怎么好意思收299的押金?
簡單講,陳東成就是利用沈超的設計,做個宣傳而已。
真按照沈超的設計,臂前叉,無后叉設計,全鋁車身……
陳東成瘋了,才那么玩。
商人永遠逐利,沒有哪個是沙比。
按照陳東成的規劃,一輛青桔單車的成本價會控制在500。
而面上主流的共享單車成本價,也就200多。
青桔單車比他們貴的成本,主要在智能鎖。
恰恰這個智能鎖,才是青桔單車以后能賣上高價的關鍵。
而且成本高,有個好處就是可以瘋狂diss其他競爭對手。
無論他們怎么辯解,都無法否認青桔單車就是比他們成本高。
而且共享單車的市場,也比較有意思。
只要你選個車漆,那三百萬買一萬輛共享單車投入市場,也算是參戰了。
但想往后面發展,不挪用押金壓根不現實。
為啥那么多共享單車公司翻車?
還不就是挪用的押金拿不回來了,不得不一個個的破產倒閉。
被列入失信名單,成為老賴的共享單車公司老總數不勝數。
曾經多風光,現在就多落魄。
有楊忠杰這個技術大牛作伴,沈超差點忘了自己還是一家汽車設計公司的老總。
還是合伙人給沈超打個電話,才把他叫回去。
沈超雖然走了,但青桔單車的雛形已經設計完畢。
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尋找代工廠,自建工廠不是不行,速度太慢。
互聯網行業玩的就是規模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