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云見老頭子不說話了,從地上跳起來,活動了一下筋骨,沒羞沒臊的說道:“所以,親爹啊,我現在是破罐子破摔,反正都已經這樣了,無所謂嘛。”
老李淵這個時候也是死心了,無奈的對他擺擺手:“滾,馬上給朕滾,回去把你的別墅準備好,過幾天老子要過去避暑。”
“哎,得嘞,您老放心,一定給你安排的妥妥當當。”李慕云十分狗腿的拍著馬屁,一溜煙的跑了,留下老李淵在那里生悶氣。
正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到了一定的地位,人活的就是個臉面,為了這張面皮,什么事情都可以不顧,老李淵是太上皇,退休在家無所事事更是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
所以他是真的不想看到李慕云那小子在外面這么折騰,丟了那小子自己的面子不說,連帶他這個當太上皇的干爹面子上都有些不好看。
尤其是這段時間,外面的流言蜚語多的很,什么太上皇實力大不如前,連干兒子都罩不住啦;還有什么堂堂郡王出去賣屎,坑老百姓的錢是為了給滿足太上皇的私欲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想他老李淵什么進候丟過這樣的人,從當初太原起兵到現在,什么大風大浪他沒有見過,可就是對這些義子,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你說他錯了,只能從私人的角度上說,放到臺面上,那小子的干的事情完全可以說是大公無私的表現,當然,刻薄一點的也可以說成是沽名釣譽。
但不管如何,李慕云干的事情可以放到臺面上說,可以解釋成為天下百姓,這一點就算是眼下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也說不出半個不字。
小老頭兒越想越郁悶,越郁悶就越想,最后索性氣的直接去找二小子的麻煩——皇宮待夠了,老子要出去散心。
李世民這幾天也沒啥大事,天天也就是寫寫字,看看書,實在不行就出宮去走走,來一場微服私訪。
所以當老李淵派人將他找到大安宮,聽明白了老頭子的要求之后,這位皇帝陛下似乎也找到了一項新的活動。
于是乎整個長安再次熱鬧了起來,只要是沒事的臣子全都回家收拾東西,所有朝庭三品以上的朝臣,只要不是要務在身不能離開,其余人等全部去驪山避暑。
此令一下,有人歡喜有人愁,李承乾便是那個最郁悶的人,因為太子的身份,他再一次與避暑失之交臂,一紙監國的詔書,將他徹底留在了那個不大的皇宮里面,而李世民則帶著他的老婆孩子,歡天喜地的直奔驪山別墅。
李淵對這個結果雖然有些不大滿意,但卻沒有多說什么,反正他現在只要能離開那個像囚籠一樣的皇宮就好,至于去什么地方根本無所謂。
再說只要去了驪山,到時候他這個老頭子賴在那邊不走,就不信那個造了反的二小子敢真的把他綁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