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地鐵上,李崢本想小瞇一覺,可他剛合眼,手機就傳來了一系列劇烈的震動。
拿出手機一看,俞鴻的信息正一條條砸過來。
【俞鴻:拒了周毅的合同?】
【俞鴻: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嗎?】
【俞鴻:咱們學校快十年沒出過薊大菁華了啊李崢!】
【俞鴻:薊大化院,我都沒上成啊!】
【俞鴻:我知道你更喜歡物理,可你就這么有把握去薊大物院么?】
【俞鴻:物理有什么好的嘛,應用技術早就到頭兒了,現在這個階段,搞物理的全是大忽悠你知不知道?要么想方設法忽悠國家的錢搞對撞機,要么絞盡腦汁胡謅什么量子力學和弦論,反正都沒法驗證,忽悠一個是一個。】
【俞鴻:我看你就是被忽悠了。】
【俞鴻:你就是看多了,除了寫的誰信他們?】
【俞鴻:其實寫的也不信,純粹是拿這些玩意兒當素材,忽悠你們這幫啥也不懂的學生。】
【俞鴻:化學不一樣,化學在應用上還大有空間,解決的都是現實問題,從環境污染到藥物研發,哪個方向都有路可走。】
【俞鴻:你是要活活氣死我!】
李崢也很無奈,他每次剛打了幾個字想回復的時候,俞鴻就砸來了一條新的信息。
這個憤怒李崢自然也是理解的。
甚至俞鴻說的很多話,也并非危言聳聽。
理論物理,真的有些死路一條的感覺,只因觀測手段遠遠落后于理論猜想。
或者說,愛因斯坦、麥克斯韋、薛定諤這群變態,提前把后面100年人類技術能觀測的事情,全部猜完了。
可即便如此,俞鴻的說辭也有些極端。
至少在天體物理、激光物理、粒子物理這些細分領域,還有很多東西值得去深挖。
至于橫空出來一個牛頓或者愛因斯坦。
一拍腦袋發現萬有引力或者相對論。
這種事情是真的基本不可能發生了。
此外,化學就業前景雖然也不咋地,但好在全社會有大量的化工需求,總比只能肝兒在象牙塔里的理論物理強太多了。
李崢這邊,剛醞釀好說辭要回信息,俞鴻又再次砸了過來。
【俞鴻:算了算了,真的沒法跟你交流。】
【俞鴻:我第一眼看你就知道你不喜歡化學,你學的差也就罷了,莫名其妙學這么好不是成心氣我么?】
【俞鴻:什么都不說了。】
【俞鴻:不拿國金回來,看我怎么弄你的!】
【俞鴻:別以為我就沒手段。】
【俞鴻:把你和林逾靜拆到兩個班信不信??】
臥艸???
還有這招?
李崢眼兒一瞪,剛要回話,俞鴻又火速撤回了上一條信息。
你也知道什么叫失言啊?
【俞鴻:明天中午來我辦公室。】
【俞鴻:帶好報銷票據。】
這話總算讓李崢舒服了。
不瞞你說俞老師,這我還真沒少攢。
鑒于之前的經歷,這次李崢已經成熟了。
當場就截了個圖,不給她耍賴的機會。
另一邊,老李和寧兒反倒沒有俞鴻這么激烈。
雖然薊大也是個好學校。
但沒辦法,全家都不喜歡化學。
……
次日晨,李崢已經形成習慣,六點十五左右就會醒,下樓跑了四十多分鐘才算舒服下來,洗澡吃飯,看帖回帖這些標準流程過后,騎車到校門口停車處的時候,剛好七點五十。
只是,今天的感覺不太對。
周圍停自行車的同學,眼神都有些訝異。
校內,也傳來了廣播的聲音,是每個學校校廣播臺都必然存在的那種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