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賽冬令營最后一天的上午,閉幕式如期而至。
相對于開幕式,閉幕式隆重了至少20倍。
閉幕式地點也選在了濟楠市最宏大的藝術館。
因為名次太過靠前,李崢被安排在了第二排。
在他前面,是諸多化學會的特邀嘉賓。
李崢本來是想睡過去的,但一看閉幕式議程小冊子,他就精神起來了。
主要還是嘉賓名單這里,出現了一個閃亮的名字——
徐悠悠女士。
中華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雖是醫學獎,但她研究一生的青蒿素,本質上卻是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
是個化學問題。
也正因如此,化學會千方百計將80多歲的徐女士請了過來,既可以指導有志于此的后輩,也可以提高本次盛會的知名度。
因為她的到來,李崢也沒有打瞌睡,挺了好久,終于等到了徐女士的講話。
即便年事已高,但她的演講并不刻板,而且挑戰了一個既應景,又有趣的話題——
《中華醫藥中的化學》
講話內容也并不復雜。
總結起來,就是說中華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
這不僅僅是醫學的事,也是化學的事。
她所發現的青蒿素,只是一個起點。
希望在坐的,有志成為化學家的同學們,能在這個寶庫中,挖掘出更多普惠人類的成果。
講話完畢,掌聲空前熱烈。
相信真的會有些同學,燃起了走向這條道路的斗志吧。
這種時候,不妨來一段化院冷笑話壓壓驚。
【學化競時:我的夢想是進化院,拿諾獎。】
【成功進入化院后:我在化院可輕松了,每天就想著怎么轉系就行了。】
畢竟,要達到徐女士這樣的成就,不僅要水平高運氣好,還要有恐怖的毅力,死撐到最后。
又一些無聊的議程過后,終于到了登臺領獎的環節。
作為前五名,李崢、史洋等人第一批登臺領獎。
往年,這個最高榮譽,都會由化學會領導頒獎。
但今天,徐女士來都來了,不頒個獎是不會放她走的。
她本人也是位慈祥的老科學家,這便隨著音樂登臺,由禮儀人員引著,一路走到站在最中央的李崢面前。
李崢早就挺直了身板。
不怒也不威。
非常的謙卑。
徐女士面帶笑容,拿起獎牌帶。
李崢也微微俯首,接受頒獎。
而后,徐女士與李崢輕輕握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加油。”
“嗯!”李崢還未點頭,突然眼兒一瞪。
【檢測到學運。】
【徐悠悠:39】
【學習上限:13。】
【學習中……】
【+0.1……】
這……
這……
李崢緊緊地握著徐女士的手。
這怎么舍得放開?
務必要傳遞薪火啊。
徐女士兩次試圖抽手,都沒抽出來,此時也有些不解:“這位同學?”
“對不起……”李崢愧疚撒手,但還是不忍心就這么過去,硬問道,“您頒完獎后……立刻就要走么?我想……再多請教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