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晨。
菁華大學,第六教學樓。
縷縷晨曦從這棟建筑的幾何縫隙中穿過,像是聚光燈一樣打在了磚紅色的墻面上。
與菁華大學內的大多數建筑不同,六教很新,樓體像是用一把巨大的刀子削出來的,棱角分明,且異常銳利。
這座極具現代幾何感的教學樓,同時也是菁華大學內面積最大,樓體最高的教學樓。
如果是菁華門代表菁華大學的傳統底蘊。
那六教,便代表了菁華大學邁向現代化新時代的決心。
當然,這同時也是真正懂行者的留照景點。
此時此刻,街對面,一位穿著褐色長大衣的女生,背對著教學樓舉起手機,笑盈盈地整理著精致的中長發。
往日,她很少笑。
但在六教前,她笑了。
她笑,哪位學子未曾過有考入菁華大學的夢想?
她笑,又有幾人走到了最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學雄。
而她。
始終如一,終點已近在眼前。
早在初三的暑假,她就開始為這一年的物理競賽做準備了。
不知不覺,兩年已過。
現在,只差臨門一腳。
保送,自然是有些難的,但她有信心沖國賽,與菁華簽約。
那比金子還要寶貴的20分,將成為她沖刺菁華的最后助跑。
此時此刻。
縱是平日再高冷,她也忍不住要與六教合影一番了。
擺了很久的姿勢,換了很多種笑容,她才按下拇指。
咔嚓一聲,自拍完成。
然后低頭打開照片看了看。
不行,臉太大了。
于是,她又來了一張。
不行,笑得太二了。
再來。
這次差不多了。
看著照片上,自己略顯高冷的大氣微笑。
她本人,像二哈一樣笑出了聲,接著一通操作將照片發到了朋友圈——
【路過六教,晨光很美】
發完后,她便開始迫不及待地刷新。
一秒一刷。
刷了八秒,便發現了一個贊,是班里的一位男生,就算是周末大街上偶遇,也只會打個招呼,不可能多聊的那類男生。
可她還是傻笑了出來。
第十四秒,那位男生的留言出現了。
【我還說你怎么沒來學校,去菁華干啥?】
這一次,她沉穩地笑了,三兩下便輸入了回復,但并不急著發出。
秒回,也就等于暴露了自己在狂刷朋友圈,期待回復這件事。
這是不行的。
一來,她始終寡言高冷,要保持神秘感與高逼格。
二來,她只想表現得像是隨意路過,并不愿暴露出自己想上菁華的渴望。
三來,她喜歡別人猜測她,欣賞她,用看女神的謙卑表情看著她。
她就這么傻笑著,待刷出七八條留言后,才統一回復,雨露均沾。
【有個競賽提高班,老師讓我來的,大家下周見吧(笑臉)】
完美。
這才叫發朋友圈。
正當她迫不及待,等待大家問“什么競賽好厲害!”的時候。
一個憨憨聲音突然從她的左側憨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