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加速、減速與泊入,也是異常穩健。
如果這是一道超級競賽題的話,基本是可以拿滿分了。
“不愧是IPho大佬。”寸頭男放下計劃,意猶未盡,“你們兩個人的成果,基本趕上我們四個人的工作量了。”
另一位學長則嘆道:“哎,解老師在就好了,讓他給評一評。”
“著什么急,等吳數和星灼入校不就遇到了么。”
“話是這么說,但解老師肯定能看出比我們多的東西,他可是20年前的世界第一,純靠自己野路子闖出來的,啥培訓都沒有。”
不僅是吳數和歐星灼,李崢和林逾靜也越聽越玄乎。
還真是人外有人,神外有神。
薊大,無疑就是將最強者集結在一起的超級神域了。
寸頭男說道最后,干脆拿起計劃問道:“那個,這個能不能先給我,我回頭給解老師看看,也算是提前認識一下新生?”
吳數和歐星灼當即就應了。
“不過,比賽還是要繼續的,哈哈。”寸頭男說著,拿過來了李崢和林逾靜的計劃,與包括吳數和歐星灼在內的其他人一起品讀。
然而剛看到開頭第一段,他們就傻眼了。
【在現有理論框架下,流浪星球計劃,是注定失敗的計劃。】
【即便擁有核聚變技術,并將地球的全部海洋與地殼轉化為能量,依然不足以達到光速的千分之五。】
【與此同時,聚變發動機產生的能量,將在地球被太陽吞噬之前,將地球化為火海。】
【以下是我們的初步計算,以證明原流浪星球計劃的每一步,都將毀滅地球不止一次。】
接下來的內容,基本就是地球死亡的100種方式了。
品讀片刻后,寸頭男第一個抬起了頭:“二位……這些情況我們也知道,只有假定這一切能成立,我們才有理由做下去。你看吳數和星灼,他們不就改寫了發動機推力,以求達到目標速度么。”
“是,我們也算出了那個數字。”李崢點頭道,“可如果是那個數字的話,要不了多久,整個地表就都沒了,把整個地球燒了都不夠用的。”
林逾靜接著說道:“在我們的設想里,只有找太陽借能量才有可能實現流浪星球,需要類似于戴森球那樣的科技。”
“到這一步,就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李崢搖頭道,“所以,我們在否定了5個方案后,進入了過家家……哦不,開啟了享受余生計劃。”
林逾靜甜甜笑道:“簡單而言,就是把太陽系里沒去的地方,都去一遍,以有限的此生,遍歷可觸的風景。”
“水星、金星都很無聊,而且一會兒冷一會兒熱,瞅一眼就好了。”
“火星沙塵暴嚴重,但表面干冰之下可能有冰甚至水,有條件的話可以下去看看。”
“木星是氣態行星,很可能有個密度極高的固態內核,但反正也不敢上去。”
“土星就有意思了,終日都是風暴和鉆石雨,雖然也不敢上去,但應該能近距離看一眼星環吧?”
“……”
“當然以上只是想著玩的,純粹是為了開心。”
“正經的計劃在最后面,根據地球可聚變物質的總質量,我們設計了一艘極限飛船,可以搭載30萬人完成2500年的旅行,相當于一個微型的流浪地球了。”
“接下來的上百代人,還需要研究出足夠的理論,才有機會在比鄰星附近重建一個可持續的家園。”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說了足足5分鐘。
再看他們的計劃,竟然是以圖片為主的。
火星的溝壑,金星的星環、木星的風暴等等……
還有一艘手繪的環狀宇宙飛船,有生態區、海洋區、科研區之類的劃分,與其說是嚴肅的計劃,倒不如說真是在過家家……
努力品讀的寸頭男一行,作為頂尖的物理系學生,本來是想諷刺一下的。
但越往后看,就越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