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約半個多小時后,史洋才終于開始讀這道題。
與前兩位不同,他的內心出奇地純粹,只有幾個字——
出題的,我艸尼瑪!
毫無疑問,這也是大多數人的心聲,無論男女。
考場內,看著面色如過山車般不斷切換的考生們,三位監考老師也是十分理解。
他們也是看過卷子的,自然知道題目的難度。
大年,撞難題,不是壞事。
這次復賽,必然會拉開很大的差距,尖子更尖,普通的更普通。
一位男老師輕笑道:“我大概能想到交卷時候的場景了。”
“2、7兩道題,是真的難啊……”女老師嘆道,“第二題是計算量大,光算出來就要20分鐘,第七題是光看完就得20分鐘,還很難看懂……”
“第二題確實有些無趣了。”低配版孫秀斌老師搖了搖頭,“怕大家分高,就硬增加計算量,出題人水平有限。”
“第七題就有水平了?”男老師也隨之哼了一聲,“考語文呢還是考物理呢?”
“就是,就是。”女老師跟著說道,“整整一頁都是題面,太浪費時間了。”
“孫秀斌”卻抬了抬眼鏡,鎮定自若道。
“我不這么認為。”
“第七題,是真正考驗學習能力的題。”
“你們知道,研究生、博士生階段的學習,很多情況下是沒有教科書的。”
“那些最新發表的論文,最晦澀難懂的學術文章,就是你的教科書。”
“頂級的論文,通常都要幾個人合作,一起啃上一個月,才能掌握一二。”
“這就是學習能力的欠缺,解題機器和學術強人的差距所在。”
“而這道題,考驗的就是這個能力。”
“可以說,這個題面就是一個小論文,一段小學術成果。”
“誰能在規定時間內,啃完悟透,誰就能拿到這70分,誰就是物理競賽要選出來的那個人。”
“對這道題而言,完全是在考驗你自身的思維強度與理解能力,你參加再多的培訓,再多的名師指點也沒有任何效果。”
“反倒是自學成才的那種學生,更具優勢。”
一男一女兩位老師聽得連連點頭,真的假的,也將就信了。
“不愧是孫老師,看得就是比我們深。”
“我都快忘了,這樣的考試是在選拔學術人才的。”
“孫秀斌”只抬手一笑。
“當然,這道題也有它的問題。”
“它更應該出現在決賽現場。”
“復賽就上這種題,我怕學生們頂不住。”
他話音剛落。
史洋突然舉手,滿面焦急。
與李崢不同。
他每次舉手,真的就是要去做那件事。
在某些方面他與李崢和林逾靜一樣,似乎也回到了最初的原點。
被難題嚇到屎都出來的那個原點。
……
12點整,鈴聲響起。
整個薊京復賽考場,無一人提前交卷。
便是李崢,也是在三分鐘前,才寫出的第七題。
并且不保證對。
“孫秀斌”等人收完卷子,宣布考試結束的瞬間。
整個教室里都響起了悲憤的哀嚎。
“艸!”
“去年就難過頭了,怎么今天TMD更難?”
“第七題什么B玩意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