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崢來一院,只做三件事。
學習。
學習。
還是在她媽眼前學習。
一間辦公室,三個人,呈等腰三角形布局。
這在風水里,應該算是死局了。
李崢倒還好,在哪里學都是學。
畢竟,他是曾經學校衛生間蹲一刻鐘學完高數的男人。
林逾靜卻很不適應,學一會兒就要起來折騰折騰,但一個忙于工作,一個精于學習……她總不可能拿出游戲機來玩吧……
這就好像把貓關進了一個完全平直,沒有任何凹凸起伏的水平面,即便它再怎么跑,也找不到上躥下跳的空間。
可以說是很絕望了。
而沈聽瀾,工作之余總是偶爾瞥一眼李崢。
就算是她,這輩子也是頭一次見到如此有定力的人,就好像時間流速跟別人不一樣似的,并不會因為長時間專注于收效甚微的學習而煩躁,反而越學越來勁。
除此之外,李崢還會每天整理好有疑問的點,在下班后統一提問。
沈聽瀾指導的時候,基本上也是一點即通,不通的,給個定理或者參考書論文啥的,讓他自己去看,沒多久也就通了。
這讓沈聽瀾忽然覺得,留校當個教師也不錯。
當然,前提都是李崢這種學生。
相對而言,林逾靜從沒提過問題。
這并不表示她對于一切知識都一看就會,實際上很多比較深的教材,讓作者自己讀恐怕都會讀不懂,那根本就不是在說人話。
林逾靜當然也會讀不懂,她會嘗試幾次努力去懂,如果還不懂,那一定不是自己的問題,然后她就會把問題放在那里,有朝一日莫名其妙就會懂了。
兩個人,雖然成績都很好,但完全是兩套不同的思維,兩條不同的路。
沈聽瀾有的時候也在想,為什么這兩條路會交匯在一起。
是互利共生還是貓奴與主?
直覺上,大概是后者吧……
所以,他們倆一天到晚這么干,大概也就是為爭個主奴身份吧……
誰又不想飯來張口拉完就走呢。
在這激烈的學習中,半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在半個航天系統的加班加點下,六院給出了發動機改進方案,專家組也已展開了歸零評審,十月初就會完成。
一旦完成,新型發動機將即刻展開制造,出一臺試驗一臺。
最最順利的情況,新的黃二將在次年初組裝完畢,春節前后再次發射。
而李崢,在這段時間不僅系統化地完成了航天工程方面的學習,全方位知識碾壓了陳威,還順手參加了生物競賽的實驗考核,以薊京第二名的身份進入省隊。
雖然他只復習了幾天,但理論成績照例超了第二名幾十分,只是實驗部分完全是裸考,用化學實驗的底子硬往生物上套,這才以微弱的劣勢屈居第二。
9月28日,李崢又請了半天假趕場子參加信息競賽。
不得不說,對老程序員來說這確實有點浪費時間。
出了考場,他熟練地哄走了競委會老師,這便上了借來的小白車,準備回一院再學一個下午。
拿手機開導航的功夫,才發現剛剛有七八個未接電話,都是同一個人。
付雪峰老師!
李崢眼兒一瞪,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