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肚子里貨多到一定程度,也就不用備課了。
這也是李崢自周成環和解其紛之后,又一次歷經一名教授級講師的課程。
然而杜松濤比周成環更務實,比解其紛更粗暴,幾乎就是把斯坦福的課程消化凝練過后,像孢子噴發一樣吐了出來。
他的知識結構基本沒有死角,并且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快速引導各組找出解決方案。
如果說李崢的課是在一板一眼地演示全套武功招式,那么杜松濤就是用最短的時間,為每個人送上量身定制的精髓殺招。
按照杜松濤的話說,這樣的培訓課能做的只有速成,根本來不及搞什么知識結構,那都得靠后續工作自然積累,李崢是犯了方向性錯誤。
這一夜,助教李崢也終于體會到了什么叫學力的差距。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系統始終沒有顯示過杜松濤的學運,面對沈聽瀾的時候也是如此,不知是不是工程師會藏得更深一些。
最終,李崢不得不又陪了兩頓酒,以換取次日杜松濤再代最后一課。
……
結營前一天,晚十一點半,學習小組所有人都湊到了李崢的電腦跟前。
在杜松濤的快馬加鞭下,模擬工程勉強上線,此時數據已經輸入完畢,只要點一下鼠標,遠程服務器上就會開始仿真發射。
屏幕中是一系列復雜的純數據界面,并沒有任何火箭圖形,但這卻絲毫不影響大家的激情。
“準備好了么?”李崢掃視著屏幕道,“天氣環境隨即模擬文海發射場,目標同步軌道。”
“趕緊的吧。”尹航催促道,“發射!”
隨著李崢的敲擊,各項數據飛速提升。
然而在發射17秒時,各項數據突然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歸零。
“炸了。”杜松濤坐在后面的桌子上笑道,“沒炸發射臺上算不錯了。”
“這……這就完了?”大胡子惱道,“總得有個說法吧?”
李崢點著鼠標道:“燃料室泄漏,液態氫氧在燃燒室外意外接觸。”
“什么原因呢?”負責這部分的組長咬牙問道。
“這原因可太多了。”杜松濤擺手笑道,“你們回頭自己找資料學吧,趕緊第二次發射。”
第二次發射,芯一級火箭提前分離,再次失敗。
第三次,終于發生了發射臺爆炸的慘劇。
這感覺就像是在看“火箭的一千種死法”。
一直到第七次,在芯一級火箭數據發生異常的時候,李崢選擇提前分離,本來大家已經不抱什么希望,但靠后面的燃料,竟然硬生生地將雛鷹一號送上了同步軌道。
教室內消沉了半個多小時后,終于響起了歡呼。
“啊!!!”
“難……太他媽難了……”
“現在總算理解歸零了,問題環節太多了,真的需要歸零……”
“謝謝兩位老師,這幾天真的提高太多了!”
“今后再也不罵那些規定變態了。”
雖然這會兒已經快凌晨一點了,但學員們還是拉著二人一起合影留念,擁抱分別。
李崢自然也加了不少微信,將眼線發展到了各個角落,這大概就是魔君的本能吧。
但其實杜松濤也做了這件事,而且加的人比李崢還多,實在是越來越像是一個間諜了。
待學員們散去,李崢收拾東西的時候,杜松濤才點了點筆記本電腦說道:“我看你偷偷改參數了,萬里無云,一陣風都沒有,恨不得真空狀態起飛,這個難度,你也太慣著他們了。”
“總要留下點希望吧。”李崢收著電腦笑道,“毀了六臺,都快給他們嚇出病了。”
“這種驚嚇是夠魔幻的,畢竟,現實中最多讓你毀兩臺,這燒的不是氫氧,是鈔票啊。”杜松濤拍了拍李崢道,“到喝酒時間了,你可別跑。”
“今天我還真的得跑了……”李崢不好意思地說道,“明天上午有個數學競賽,結營式我就不參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