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很簡單,人才復雜,有人的地方自然會復雜,這跟身份和工作無關。”老同學端起餐盤點頭笑道,“不過你一直也都是這副缺心眼兒的德行,隨你吧,我這也只是油膩的經驗之談,不一定對的。”
老同學就此離去,周驍站在熙攘的食堂內,思緒就像那些剩飯剩菜一樣變得一團稀爛。
他本意是想了解一下情況,然后找去牛院長匯報的。
但現在,他開始變得不確定了。
迷茫之間,電話響了。
“喂……”
“對,食堂呢,張主任。”
“出差?”
“哦……好,沒問題。”
“行,我馬上就去找他……”
放下電話,周驍嘆了口氣,反復修正了很久措辭后,才發了一條短信出去。
【李崢,我是周驍,問詢會上的周驍。】
【我找生物學院問過了,很難爭取到設備條件。】
【我這里也建議你起一些對資源要求相對低一些的課題。】
【如果一定要堅持的話,恐怕真的只能用你的個人資源了。】
【最近要出差兩個月,無論是堅持,還是起新題,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
發送完畢,還未來得及收起手機,李崢便已秒回。
【謝謝周老師,您做的是對的,我有我的方法,您不必遺憾。】
【您一定是一位好老師。】
【李崢。】
看到這個回信,周驍終于擠出了一絲微笑。
大約就是為了這句話,才留校的吧。
……
周毅,不僅長得像個旺仔,就連做起事來都很旺旺,僅僅三天便已敲定了實驗的事情。
9月8日起,一周的時間,每晚7—11點,4個小時的使用權,外加耗材若干。
只有一周2時,無疑與他最初判斷的45天相去甚遠,但按照他的意思,只要實驗順利,露出哪怕那么一點點產出成果的可能,他可以繼續申請。
李崢當然千恩萬謝,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進行實驗準備。
科學邊際小組隨之進入備戰階段。
這感覺就像是一群人想要開賽車,卻買不起,只有一次試車的機會向法拉利證明自己能行。
于是,在試車之前,他們拼了命地采取一切方式進行模擬駕駛。
就像記憶賽道的每個轉彎一樣,硬背每個實驗環節。
就像學習優秀車手的經驗一樣,通啃國內外的每個實驗論文和極其有限的視頻。
就這么搞到最后,甚至就連林茉茗都吶喊了出來——
“沒有人比我更懂冷凍電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