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不抽,謝謝……”周毅有些慌張,咋感覺是在被領導敬煙呢。
屠夷寇點了煙繼續說道:“還有,胡海波不是無意中透露了一些細節么,好像看過我們的論文,如果這個判斷是對的,那就一定有別的信息通道,史洋可以說是白被樹了。”
“就是說嘛!!”史洋頓時痛哭流涕,“我冤啊!!!”
“別來這個,樹你樹的不冤。”周毅狠狠指了下史洋,“沒吃過虧,你是真不懂啊。”
接著,進入了周毅的“真實案例”小劇場。
搶**文這種事,談不上司空見慣,但在學術圈混幾年,也至少會目睹一次中招,也許是自己,也許是同學,甚至是老師。
一個論文最重要的是idea,其次是實現方法和實驗數據。
這些內容,只被別人掃一眼,便會有被剽走的風險。
即便稿子投出去,也不得安寧。
這里,周毅講了一個以前化院的案例,那時有兩個研究生跟著導師做項目,做得很順利,接近尾聲的時候,導師在學術會議上沒憋住,吐露了些許研究進展,結果就是一個月后,該項目被某實驗室搶先加急研究并發表,而那兩位研究生,過了很多年才畢業。
雖然誰都知道這是在偷東西,但人家就是說自己正在進行同方向的研究,從來沒參加過什么學術會議。
這其實還算好的了,事情的起因畢竟是你自己嘴不嚴。
更加防不勝防的是“審稿人”出手。
一些混蛋審稿人,完全可以斃了你的稿子,而后拿你的東西改改湊湊,變成自己,或者交換給自己人進行發表。
即便不這樣,在發現你的研究與他的利益集團重合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壓下不發,讓“自己人”加班加點抓緊發表。
這些惡行并不僅限國內,國際學術圈同樣屢見不鮮,只是99%的時候都抓不到證據,外加審稿人也會看作者出手,通常會選擇迫害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團隊,如果是大佬掛名,那就犯不上了。
緣于此,周毅的策略是,但凡發表前的成果,永遠不要對外透露任何細節,如果有人問起研究順不順利,就回答“基本順利,等發表吧。”
當然,正常情商的人也不會這么問,就好像見面就問你有多少資產多少存款一樣,絕對的熟人之間,也僅在氣氛十分到位的情況下才敢這么聊。
但是,如果對象是史洋則不盡然。
史洋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傻小子的氣息。
隨口問一句“進展如何”,這逼搞不好真的會把實驗數據噴你臉上。
周毅最后問道:
“所以史洋,有人問過你什么嗎?”
史洋又急又惱:“除了那張圖片,我真的什么都沒對外吐露過。”
“周老師又沒說你吐露。”領袖在旁仰頭道,“有沒有人問過你,是在看有沒有人有這方面的動機。”
“哦哦哦。”史洋揉著腦袋道,“那太多人問了……我發了這個朋友圈,至少二十幾個人問我發的是啥……”
領袖追問道:“其中有幾個薊大的?”
“七八個吧……不過都是化院的,跟這事兒都不挨著……”
“行了,史洋沒透露就好。”周毅正色道,“這件事你們也長個教訓,未發表的科研內容永遠都是核心機密,分毫不要透露,并且要格外提防打聽的人,這些話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但我不介意多說一次,有必要的話以后還會重復。”
幾人連連點頭稱是。
“唉,第一次就有這種教訓,也不是壞事。”周毅這便揮手告辭,“你們也別再深挖了,這種事99%都會無疾而終,更何況就算挖出來也只是一個未遂,有時間還是多學習,多找新的課題吧。”
“我們挖三天,沒結果就算了。”李崢回話道,“有結果的話,還望周院長這邊給予一些支持。”
“……”周毅沉默片刻,而后搖頭道,“這個我不敢打包票,只是建議你有結果先跟我商量一下,我一定不會讓咱們吃悶虧就對了。”
“這就夠了,您忙您的吧。”
“嗯,這次的論文還有一些事要處理,隨時聯系。”
周毅剛走出兩步,便又回頭笑罵了一句。
“別整刑偵了,有空再樹史洋一圈都比這有意義。”
“有道理。”李崢笑著點頭,“那三天沒結果,就再樹史洋一輪了事。”
“我看行。”周毅笑哈哈離去。
“就過不去了不是?”史洋慘兮兮罵道,“好歹換個人啊。”
“史寶兒,成熟一點吧。”李崢抬手,掃過了莫念,掃過了領袖,又點了點自己,“我們這三個,哪個好欺負的樣子?”
“那……那還是我的錯了嘛!!”
“游戲里的史萊姆也是這么想的。”
……
午餐過后,李崢回書院宿舍的時候,已經明顯感覺到了氛圍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