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做事太急,思慮不夠周全,感謝幾位老師的指點。”
“我會重新權衡這件事。”
對面三位老師頓時松了口氣。
尤其是隋淼,已經開始擦汗了。
“呼……”他抹了把額頭亮給李崢,“我本來以為自己不可能說得動你,這才告訴鐘院長的……”
旁邊的副教授也拿起了另一張文件。
“那接下來的事就好說了。”
“聽到你們這個‘天團’有研究凝聚態的想法,我們物院的課題組也都很興奮。”
“到現在為止,有六位教授表示了合作意向,他們有些是已經在進行的課題,有些是即將進行申請的課題,我這里簡單向你說一下方向,你看看有沒有感興趣的。”
“【磁性外爾半金屬的實現與研究。】”
“【魔角石墨烯中電荷有序的實驗研究】”
“【氮化物基紫外發光材料研究】”
“……”
全部說完后,副教授沖李崢努了努嘴:“不用你現在決定,我們會把名錄發給周驍這邊,回頭你與組里成員商量商量。”
“感謝物院老師的信任。”李崢只點頭道,“但真的不用這樣,搞得像是我選教授一樣,一來我不配,二來很不體面。至于我們組內,很確定要進行超導理論嘗試,成功失敗都可以,這本就是學習的一部分。”
“咳……是這樣的李崢。”副教授趕緊比劃道,“你要相信我們的教授,在選題的時候,一定都是憑借自己現有的知識結構,盡全力選擇最有可能突破的方向,出成果的概率都非常大,這總好過你……你們誤打誤撞,我知道誤打誤撞這么說很不好,但你自己剛剛也謙虛地說,電鏡那篇論文有運氣成分,這次你直接跳轉到凝聚態,連續兩次撞大運的幾率……真的太低了。”
“您是……李老師對吧?”李崢有些不理解地攤手道,“我有一件事情沒搞懂……我還只是大一學生,學習方向真的要以成果為唯一目標么?您這邊是不是存在一種慣性思維——就是在大學里,做一切事都是為了出一篇盡可能高級的論文?”
“……”副教授神情一滯,一時間有些繞不出來。
李崢進一步解釋道。
“我十分理解現在諸位科研老師的處境,就是想方設法去賭一個能出論文的方向,上了CNS就像中舉一樣,我沒有在諷刺批判,這一切都是客觀現象,是我們的科研評價機制決定的。”
“但諸位老師能否也試著理解我一下。”
“我只是想學習。”
“既然超導理論存在很多謎團。”
“我學到了這里,剛好又不懂。”
“那么為什么我不能去試著算一算,想一想?”
“這樣天真幼稚的學習觀,也許諸位已經成熟到無法理解了。”
“但這就是我一路走到今天的動力。”
“最后,如果我真的很想成功,那我不會去看成功學,更不會去看名人傳記。”
“我只會踏踏實實的去做一件事,做一件我有信心能做得比別人好的事。”
“而我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去學習全世界無數團隊夜以繼日研究出的超導現象,并試著提出哪怕一個在數理邏輯上自洽的假設。”
“解其紛老師,正是我認為最適合指導我的那個人。”
“能有成果自然好,沒有也就沒有了吧,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