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的紅崖正在醞釀一個大行動,當年的十月份紅崖撤縣劃市。
這對當地政府來說是件天大的事情,因為紅崖由縣變成市以后,它的行政權力將變大,得到的國家扶持以及優惠政策也會變多。
但對于百姓來說,紅崖叫縣還是叫市其實沒什么區別。
該干什么他們依然還干什么?生活并沒有因為紅崖變成了市而有多大的變化。
不過變化還是比較顯著的,最起碼萬帆就看到了縣城里開始在路邊安裝那種磁卡電話了。
雖然暫時只安裝在郵電局門口和聯營百貨這兩個地方,也不過安裝了十幾門磁卡電話。
但是萬帆感覺一些事情可以,實施了。
這天他在辦公室里和趙永泉通了十幾分鐘的電話。
這是他唯一一次和趙永泉通電話,通了這么長時間。
上百元的電話費是扔了。
萬帆在電話里主要談及的就是傳呼臺的事情。
趙永泉的窗戶臺已經在京城運行了兩個多月了,趙永泉說他現在有服務用戶十幾萬,收取服務費過千萬。
對于一個運行兩個月的傳呼臺就有十幾萬的服務用戶,萬帆是相當無語,人口基數大的好處在這方面展現的淋漓盡致。
萬帆詢問了開設一個傳呼臺的所需要的環境和需要的設備以及資金數和采購渠道后陷入了沉思。
建設一個傳呼臺首先需要外部條件的成熟,也就是說郵電部門要有完善的系統,有了這個完善的系統才能在這個框架下開設傳呼臺等服務項目。
各種設備的投資額在四十萬左右。
這個投資項目比較巨大,憑一人之力萬帆覺得自己根本吃不下。
他需要一個合作伙伴。
當然這個合作伙伴是現成的。
除了秦紋菊外他也找不到別的人可以合作。
于是,萬帆又和秦紋菊通了電話,協商合伙建傳呼臺的事情。
在聽完萬帆的計劃后,秦紋菊沉思了有一分鐘,然后說她要全面的了解一下,過幾天給萬帆答復。
這天中午吃飯的時候,萬帆和母親說起了大哥過幾天就要回來的事情。
蘇敏沒有就大兒子的事情發表意見,反而話頭一轉問起了萬帆的事情。
“小二,我聽說你和玲處對象了?”
萬帆預計母親會問起這個事情,現在果然來了。
“就算是吧。”
“別就算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是!”
“小二,姑娘本身我沒意見,人雖然單純了點但心術好也善良。可她是農村戶口,孩子戶口是隨母親的,將來你們的孩子就又變成農村的了,這一點媽不甘心。”
對這個問題萬帆早有準備。
“媽!您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這個問題在將來根本就不是什么難事兒。還記得我讓大哥停薪留職時咱們的談話嗎?”
“記不住了。”
幾個月以前的談話蘇敏哪里會都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