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墻合圍這廠子就算是初具規模了,就該考慮下一步干什么了。
“找電管站過來拉電,然后雇兩個打更的看著,再就是貼招工啟事招工。設備冬天會運來,但是安裝就得等過完年了,等設備安裝完畢,招收到的工人進行一段時間的培訓,就可以開工了。”
還有就是營業執照加工許可這些手續的辦理。
這就是基本的流程。
東拉西扯的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萬帆也沒回家,和蘇萍,謝彬欒深家個人來到本隊王三友開的小吃部要了四個小菜吃了一頓午飯。
午飯后,蘇平等人回了工地,萬帆獨自一人進了電動車廠。
第二代的電動自行車基本已經處于定型的邊緣,技術部門一共設計了兩個樣式,三種色彩搭配,等著最后的測試合格后就進行技術封存,來年投入生產。
“我讓京城里的朋友買了一套摩托車的自動檢測設備,這兩天估計就到了,設備到了以后你們有功夫多研究研究。”
這東西弄回來不會用不也是白搭,使用這個問題首先只要技術科的人來解決,然后再傳授給工人。
“這個我們都沒聽說過,怕是要摸索了,不知道說明書能不能看懂?”
“從太彎那邊過來的,說明書應該是繁體字,估計連蒙帶唬也能看懂!”
宋斌和張東來笑了:“這東西也可以連蒙帶唬嗎?廠長!這話可是你說的,到時候我們可就連蒙帶唬了。”
話是這么說,但萬分相信他們絕對不會連蒙帶唬,宋斌和張東來辦事都是有板有眼的人。
張東雷還向萬帆匯報了器電池部門推向市場的車用干式蓄電池的銷售情況。
首批推出的兩千塊蓄電池銷售一空,市場反應良好,還接到了數千塊蓄電池的訂單。
兩千塊的銷量雖然不大,但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怎么知道將來他都不能創造出百萬的利潤?
這也算是開了一條財源。
萬帆非常的高興,親自到蓄電池部門觀看了這款推向市場的車用干式蓄電池,在詢問了一些問題后答應給蓄電池部門下個月發放一筆獎金。
這一天萬凡雖然在外面東游西蕩,但是他的注意力始終分出一絲在腰間的傳呼機上,他在等秦紋菊給他電話。
可是一直到下午三點多鐘,秦紋菊電話也沒有來。
也不知道是沒打聽著人還是沒找到地方。
四點多鐘煤氣罐就該來電話詢問了,萬帆就回到辦公室等煤氣罐來電話。
煤氣罐那邊肯定是沒沒固定電話的,他的傳呼機都關機了。
萬帆只能等他來電話卻沒法主動聯系他。
四點整,辦公室的電話響了,果然是煤氣罐打來的。
“我委托人去摸底去了,但是今天沒有回信,弄不好得明天了,別著急!”
“我不急!”
“有錢沒有?如果沒錢我派人給你送點過去。”
“暫時還有,混幾天還沒問題,等實在沒有了再說。”
“那好,明天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