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千帆實業一年就能吃下三十萬片,今年準備在京城投資辦的分廠如果投產,這點產量根本就不好干什么。
那邊還有一個萬燕電子呢!
雖然在研發芯片的過程中,萬艷電子并沒有投資,但作為合作企業,怎么也不能不讓他使用。
這樣一算,就是百萬級別的產能也不夠用。
“這個產能不行,怎么也得達到百萬片!最好能達到二百萬片的產能。”
“這個就得一步一步發展,第一期工程也只能達到這個數了,讓他們一次性達到百萬片的產能有點不現實,他們也沒有那么多的資金投入,只能靠從這些芯片上獲得的利潤進行再投入。”
在京城分廠沒有開工之前,五十萬片勉強夠千帆實業和萬燕電子用。
雙方一人一半,再購置一些進口芯片,基本上還可以應付。
但是京城的新廠如果投入使用,這點芯片產量完全不行。
不過等京城新廠找到地皮建成投產,估計也是**月份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這些電子廠的二期工程估計也可以生產了,到時候就是有些缺口也可以彌補。
不管怎么說,起碼在解碼芯片這一項上,他們是不會被老外掐大脖子了。
江萬夢并不知道萬帆和趙永泉這邊投資研究出來自己的解碼芯片。
當趙永泉把這個消息告訴他的時候,江萬夢有一霎那的恍惚。
“你們真的把這塊解碼芯片做出來了?”
“有什么奇怪的嗎?”
“我總感覺你是在和我開玩笑,以咱們國內的技術水平是不可能做出來的。”
“看來老江你對咱們國家的電子工業水平不太了解呀,咱們國家的電子水平也就這幾年被造不如買的想法忽悠了,倒退五六年咱們在電子半導體技術方面并不比外國落后多少,只是這幾年被落下了。那塊解碼芯片本身就是四年前的產品,現在他的技術已經過時了,只要資金到位咱們是可以仿制出來的。”
對國內的電子半導體水平,以前趙永泉也是不清楚的,只是最近這一段時間因為投資研發這塊芯片,他才對國內的半導體方面有了一些了解。
讓他想不到的是,在七八十年代,國內的半導體水平竟然一點都不比歐美落后,很多項目和歐美幾乎在并駕齊驅的位置上。
真正落后則是從八五年才開始。
沒有了國家批下來的研發資金,眾多的半導體企業無以為繼紛紛倒閉,僅僅魔都就有幾十個半導體企業關閉,數萬名員工下崗。
“誰說我對國內電子行業不了解?別忘了,我以前也是這個行業里的人,瞧不起誰呢?”
“哈哈哈!這個我倒是忘了,原來江工也是這個行業里的人。芯片的我已經派人給你們送過去樣品了,你們自己研究一下,它的成本可是只有老外芯片的三分之一不到。”
“啊!這么便宜?!如果它能達到外國芯片的水平,那誰還買外國芯片?”
這不明擺的事情嘛,我的產品質量不比你差,價錢卻只有你的三分之一,就是白癡也知道怎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