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回來的時候正好是影碟機一廠下班的時候,二三紅男綠女從院子里走出來,場面也是很壯觀的。
“這都是你企業的工人嗎?這么多?”萬華問萬帆。
“都是我企業的工人,不過僅僅是一部分,十分之一吧!”
“你企業有三四千員工呀?”
“差不多吧。”
具體有多少個萬帆自習也是稀里糊涂,反正三四千人是肯定有的。
謝美鈴提前得到了萬帆的電話通知,已經笑吟吟地站在門口迎接萬帆的歸來。
萬帆給他們做了相互介紹,然后帶著他們進了小樓。
又向家人做了一番介紹。
雖然大家都是親戚,但是因為相距太遠,以前基本沒有什么交集,現在才算是第一次認識。
接下來馬上就要吃晚飯了。
萬帆到謝國民的蒸雞店買了五只蒸雞回來,在飯桌上和萬華何云峰討論了一番蒸雞的商業價值問題。
俗話說有百樣貨迎百樣人。
雖然人的外表特征都是一樣的,但是內里的差別還是挺大的。
就算是兩口子口味愛好也不盡相同。
對于蒸雞的味道萬華喜歡的不要不要的,但是何云峰則評價一般,似乎這蒸雞不怎么符合他的味道審美。
不過他家的話語權掌握在萬華手里,尤其是萬帆那二十萬的出現,更加地鞏固了她的地位,何云峰的意見只能當做參考。
萬華說行,他的意見連參考的價值都失去了,只能保留。
吃完晚飯也才七點多鐘,外面的天色還是亮的。
萬帆陪著這些表哥堂姐適應了一下山村的夜景。
生活在城市里的這幾個客人對山村的夜景倒是沒表示出多少驚嘆,再怎么說山村的夜景再繁華也沒有城市里的夜景絢麗。
在影碟機二廠附近的街心廣場看了一會兒村民跳廣場舞交誼舞,然后帶著他們沿著板油路來到了商業街。
商業街里此時正是熱鬧的時候,本地各企業的員工和從周圍過來的玩耍的人足有大幾百號人散落在這里。
有在燒烤攤外喝酒酒擼串的,有線店鋪里閑逛購物的,還有在游戲廳錄像廳里消磨時間的。
也算是人聲鼎沸,熱鬧異常。
對于這里還有這么個商業街,萬華三人感到了驚奇。
在商業街里走馬觀花一番后,萬帆把他們帶到了謝國民的蒸雞店。
謝國民的蒸雞店早晨不開門,只有中午晚上開門營業。
每天供應的蒸雞只有一百只,這還是擴大營業的結果,以前只有五十只。
就這么多,今天沒了就只能等明天。
蒸雞店的上下兩層也幾乎坐滿人,幾個親朋好友兩只蒸雞幾盤小菜,每個人十塊八塊就能吃的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