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帆來到國民蒸雞店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
這個時間點,不管是飯店還是小吃部都是清閑的時候。
中午吃飯的人剛剛離去,晚上過來吃飯的人還得幾個鐘頭。
因此這段時間是餐飲業比較清閑的時候。
謝國民的蒸雞店里也是如此,但還是有一桌人吃飯。
五六個人,聽口音估計是吉省人,因為他們說話的鼻音非常的重。
顯然,這幾個人是吉省到這里來拉貨的,這其中有司機有有老板,一個個小臉喝的通紅,說的話山南海北云山霧罩的。
估計他們今天不動車,否則喝這樣了還怎么開車?
他們并不認識萬帆,同樣萬帆也不認識他們。
相互之間沒有什么交集,萬帆穿堂而過來到了后邊廚房。
謝國民兩口和萬華兩口還有兩個店員正在收拾白條雞。
把這些雞去毛開膛,喂上佐料放到鍋里蒸熟,就可以出售了。
就自然是為了晚上預備的。
萬帆和謝國民江梅打了給招呼后就蹲在堂姐萬華身邊看她給雞褪毛。
“姐!你們在這里學習快一個月了,學會了沒有?”
“學是學會了,就的總感覺沒有師傅做出的哪個味兒。”
“這東西你不可能做出完全一樣的味道,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風格,你能做出自己的風格就行了。”
萬華覺得好像是這個道理。
“老弟!到底還是你厲害,你一下就看到了事情的本質。”
“這算什么厲害,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問題自然也就不同,今晚上你親手做一只蒸雞我嘗嘗,看看你們有沒有資格回去自立山頭。”
“好!今天晚上我就親手給你做一只。如果你覺得行,我和你姐夫就回去自己干了。”
萬華說干就干,晚上果然給萬帆做了一只蒸雞。
萬帆品嘗的非常仔細幾乎是細嚼慢咽。
與他相反的是謝美鈴則是狼吞虎咽,比他吃的快多了。
萬帆一看不好,趕緊用刀切成兩半,否則她非都吃了不可。
本來就是一只不到二斤的小雞,像謝美鈴那種通俗吃法幾口就光了。
萬華的蒸雞做的和謝國民的蒸雞味道確實不一樣,感覺有一股特殊的味道。
還真不好下結論她做的蒸雞和謝國民的蒸雞誰好誰孬。
“這就行了,你們回家能做出這個水準就可以了,一年賺個十萬二十萬就不是事兒。”
萬帆對自己的口味現在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他覺得這個蒸雞味道獨特,那么堂姐他們回去站穩腳跟就不是問題。
一天就賣一百只雞就行,一只雞掙個五六塊錢,一天掙五六百塊不挺好嗎?
“不用賺那么多,我和你姐夫一年賺五萬就滿足了。”
“你們回去好好干,明年我去看看你們干的怎么樣,希望你們能在北岸打出自己的品牌,只可惜北岸市小了點,不過你們要是做出來品牌可以把產品賣到哈濱去。”
北岸離哈濱不到七百里,這個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
萬華將來把蒸雞賣到哈濱也不是不可能。
“貓!”萬帆突然喊了一聲。
可惡的謝美鈴把他這一半蒸雞也拽過去了。
這還有王法沒有!